火痺再一例
火痺再一例 脈圖符號意義看這邊 。 藥物劑量概念看這邊 。 寸關尺的位置 。 浮中沈的正確定義 。 掌握脈象資訊傳送門 。 正確的基本原理 。 其它概念傳送門 。 先有以上的基本知識,才好吸收下面的病例經驗。 分享的病例符合三大原則:藥量充足、前後對照、規則統一,這樣大家才能放心使用病例裡用到的治療規則。 藥量充足,才能確定藥物的偏性有發揮作用;前後對照,這樣才客觀;規則統一,確定理論與技術體系確實存在可使用,不是單一病例。 女;57歲;59公斤;xxx70; 2024/08/14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 :「08/14:後背胸口有不適感,近日左肩背按摩後背部疼痛,全身無力感;大便正常有條狀;火氣大會想一直喝水。兩肩胛不適繃緊明顯而偶影響呼吸,壓迫胸口感;偶腰痠;左上肢偶有痠痛感;眠差已二年,需照顧先生做化療;皮膚有長小紅疹偶會癢;」 討論 : 外候有一堆筋骨不適症狀,而且描述得很嚴重,觀察脈象,是兩關火旺病機為主,伴有心氣虛病機,其它外候也都可以是火旺病機的表現。 用藥 : 石膏12克、天花粉2克 →14/25克,處理右關脾胃脈火旺病機,會口渴,用些天花粉; 夏枯草4克、生地黃1克 →5/25克,處理左關肝脈火旺病機,當下有用生地黃的用意復盤看來不確定是什麼原因,也許純粹只是不想要降火藥的使用太過單一;整體降火藥的用量有到19克,參考一下; 西洋蔘2克 →2/25克,補益左寸心脈氣虛; 川楝子1克 →1/25克,兩尺沈,外候以筋骨不適為主,且有繃緊、壓迫的描述,也許有氣滯病機,用點理氣藥,這個用法不確定,謹供參考; 桑枝1克 →1/25克,外候多以肩背為主,用些桑枝引藥力到肩背處; 白鮮皮1克 →1/25克,有皮膚症狀,用些白鮮皮,引藥力到皮膚; 炙甘草1克 →1/25克,緩和諸藥。 患者體重59公斤,此次用藥25克。 08/28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 :「08/28:前藥服之有腹瀉,停服後大便正常條狀;目前筋胃不適剩左肩前肩後還會疼痛,之前整片後背疼痛;緊張還會喘較之前緩和;前藥服用時會比較好睡。偶膚癢,面部偶有輕微疹子發生;」 更正:第一行後面「……目前筋骨不適剩左肩……」 討論 : 外候都有改善,觀察脈象,火旺病機脈象還是明顯,只是這次肺火旺病機比胃火旺病機更明顯,心氣虛沒了,兩尺脈沈仍持續; 大劑降火藥服用後有的患者會腹不適、腹瀉,這時候要顧護胃氣,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