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脈象的最後一個步驟:「尋」

前面解釋了「舉按尋」裡面的「舉」和「按」,這篇來講「尋」。

把脈時,「舉」和「按」的動作都確定有做到了後,可以得到一個狀況:六部寸關尺的每一部哪一層有明顯的病機所造成的脈象需要被觀察到。(小複習,舉就是確認寸關尺的佈指分布,按就是按到骨頭開始向上放開以背景環境分五層看哪一層有脈象)

這時,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定這個明顯脈象的性質。

包括:一、力道的大小;二、脈形的確認;三、兩種病機混合的脈象時,兩種病機彼此間的比例關係。

這邊稍解釋一下。

一、力道的大小,之後會專篇解釋,這裡提一下,最大重點是力道圖案標示的掌握要配合開藥,常見問題是標示力道的圖案太多種,太多種就容易治絲益棼去了!

二、脈形的確認,這裡要詳述;有一個常見的狀況,「舉」「按」動作後右關第二層有東西,這時要確認它的明顯性質:因為第二層仍是有一個深淺範圍的,這時我們要做的動作是在這個右關第二層輕輕地慢慢地往上放(類似在這個右關第二層),在某個位置,脈象的明顯特徵就表現出來了。

比如:初確認右關第二層有東西似虛小脈,經過上述的動作,明顯的弦細脈就被觀察出來; 

又比如:脈象似有黏意,經過上述的動作,明顯黏脈就出現在指下;

由於把脈的目標是觀察出明顯的病機特徵,上面的動作其實很重要。補充

補充一個重點,有時候不是輕輕往上放,有時候是重新把脈,目標就是要找出最脈象中最明顯的病機表現。

三、兩種病機混合的脈象時,兩種病機彼此間的比例關係。

比如:患者主訴腹不適腹痛,經過舉按尋的動作脈象確定為溼熱毒同時存在,大劑秦皮丟下去(不用黃連是因為大劑黃連有些人會吃不下),患者復診表示有好轉,只是還沒完全結束,詳細確認脈象後,此次脈象為溼熱不帶毒、溼毒為主稍夾熱、熱症明顯稍夾毒不帶溼……這個狀況判斷及處理只能依據脈象來調整(石膏、茯苓、蒲公英的各種比例組合←這是組合拳,原則上對單一脈部的脈象不得已才用組合拳,這裡是要配合比例才使用);所以指頭停在這邊確定病機彼此間的比例關係在某些狀況其實很重要。

這篇講的是「舉按尋」裡面的「尋」。

基本動作舉按尋講完後,接下來會開始講脈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火旺外候重用溫藥

中醫學的基本原理

脈象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