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關尺的位置

寸關尺的位置,常見的定義範圍有二種:

第一種:腕橫紋定寸部邊緣

第二種:高骨定關

先討論第一種:腕橫紋定寸部邊緣;常常沒問題,但是有時候腕橫紋有很多條,是最上面那條還是最下面那條會有疑惑;或說是最明顯那條,但有的人沒有最明顯那條,只有多條同等明顯;或說是屈腕時最明顯那條,但有時候屈腕時最明顯那條腕橫紋和腕關節平放時最明顯那條是不一樣的;諸多紛擾,莫衷一是,怎麼解決呢?下面再說。

再討論一下第二種:高骨定關;一個偶爾會見到的狀況是有的患者高骨旁邊就有一個很明顯的浮滑脈,這時如果用上面的第一種標準,一個很明顯的浮滑脈落在寸部與關部間而沒有明顯地把脈象把出來,實在說不過去,而且用藥下去,是會有療效的(這個就大家試試看);有的患者就是要高骨定關。

上面的二種狀況都存在時,不就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其實是有的,就是脈象表現最明顯的寸關尺位置排列,有的人最明顯的位置是腕橫紋最上面的那條為寸部邊緣,有的人最明顯位置是腕橫紋最明顯的那條為寸部邊緣,有的人最明顯位置是屈腕時最明顯的那條為寸部邊緣,有的人最明顯的位置是腕橫紋最下面的那條為寸部邊緣,有的人是高骨定關部;就看哪個標準最明顯當下就用那個標準。

把脈時第一步驟要先確定寸關尺的位置,標準就是脈象表現最明顯的寸關尺位置排列,這就是舉按尋裡面說的:「舉」。

實際操作上,最常見的是靠近手掌的腕橫紋定寸部邊緣,或是高骨定關;不過舉一個比較麻煩的例子解釋一下,先三指浮取,觀察一下高骨旁有沒有浮滑,有就是高骨定關;沒有,好,那就以最靠近手掌腕橫紋定寸部邊緣開始,把到一半,發現右寸第三層的弦細脈只有下半部有(或說是靠近關部的半側有),這不是一個常見狀況,好,那移動一下寸關尺的位置,以第二靠近手掌的腕橫紋定寸部邊緣重新開始,……

個人剛開始觀察脈象的初期,也是照一個標準乖乖的紀錄,可總是偶爾會遇到例如左關第三層靠掌部的半側是滑、靠肘部半側是虛的脈象,這種狀況總是不若滑脈就在脈部中間來得好處理,直到有天突發奇想,也許寸關尺的位置是不固定的,開始在把到不明顯脈象時會橫移寸關尺的位置,之後把脈就又簡單了一些。

上面討論的全是不同病人的寸關尺位置會不一樣,那有沒有可能同一個患者的寸關尺位置會變動?實務上當一個中醫師開始把高骨定關的患者在病歷的任意空白處標記下來免得下次來又要重找一次時,有一天,他覺得狀況不對,這次好像應該是要腕橫紋定寸部邊緣,而患者再復診的回報是良好時,他就知道了。

聽起來很特別,不過從整體來思量,五臟六腑的病機狀況在寸口因著橈動脈的上魚際而外露出來,不特定在某個解剖位置依著表現,也不是不可接受。

這就是關於寸關尺排列位置觀察到的情況。

其它文章有討論到脈位的深淺(浮中沈定位)相關內容、脈位的內側(筋邊)與外側(骨邊)的相關內容,這篇討論的是脈位的前後(寸關尺)相關內容。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火旺外候重用溫藥

中醫學的基本原理

脈象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