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積幾十年的諸多小毛病
累積幾十年的諸多小毛病
女;73歲;60公斤;
24/11/02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11/02:前藥服之筋骨有較鬆,後項較鬆較可轉動較不繃緊,兩手關節感覺有較輕鬆;小便量有較多,下肢壓按水腫有較改善;前藥服之第二日大便量多。小便泡泡較小;」
用藥:
連翹9克、大青葉4克、敗醬草4克→17/25克,連翹解左寸左關浮滑脈風熱病機,大青葉、敗醬草解右關脾胃脈稍毒脈毒病機;
石膏2克、知母2克、牡丹皮1克→5/25克,解諸脈火氣大;
茯苓1克、威靈仙1克→2/25克,水腫用點茯苓,威靈仙引藥力到四肢;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小結:
這次是心肝脈風熱+脾胃脈稍毒病機的四肢有水腫。
24/11/08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11/08:目前筋骨感覺比較鬆,兩膝較可屈曲,足底還會麻,後項有較鬆目前剩左後項有一條筋還稍緊;目前小便有較順,流速較大,會尿急;膚癢而抓後皮膚發紅發疹子;大便正常。初來時舌頭活動不利,目前舌頭靈活;初起就診時聞不到味道,目前嗅覺恢復;」主訴照搬,方便閱讀:「11/14:昨日有看皮膚科,左大腿紅疹,有抹藥膏,病灶有緩和;大便正常每天都有排稍較軟;前樂服之筋骨後背感覺較緊較痠,昨日沒服藥後感覺筋骨較鬆,目前後項有較緊,服藥時下肢壓按水腫有較明顯。目前下肢較有力;目前感覺小便較不急;」
荊芥6克、防風6克、金銀花3克→15/25克,荊芥6克&防風6克解左關肝脈浮弦細風寒病機,金銀花3克解右關脾胃脈稍風熱病機,防風有引藥力到皮膚的作用;
石膏2克、知母2克、牡丹皮1克、淡竹葉2克→7/25克,解諸能火旺病機,淡竹葉解心火旺病機屢有顯效;
茯苓1克、澤瀉1克→2/25克,再用一點祛溼藥,大便仍有稍較軟;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小結:
這次肝脈病機轉風寒了,可以理解患者患者為什麼會去皮膚科拿藥膏,病機一轉變,上次的用藥就不適合了;不過症狀嚴重時用些消炎止痛藥解急症重症是可以的,這部分是時代的進步,可是純用消炎止痛藥讓主要症狀不發作裝模作樣當成是治療,這部分則是職業道德的腐敗與墮落;病毒感染就是要以抗病毒的藥材為治療主力,就跟口渴要喝水一樣,口渴時不可以吞一顆止渴藥丸感覺不渴後就忽略身體對水份的需求,當然現實是沒有止渴藥丸,不過意思差不多。
患者目前是左關肝系風寒+右關脾胃系稍風熱+諸脈火旺+一點溼氣,膚癢外候被類固醇壓制不發生了,這不見得是好事,因為少了一個判斷病進病退的資訊。
24/11/16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11/16:前藥服之全身軟弱無力懶散稍較喘,但筋骨感覺有較鬆弛,兩手退化性關節炎腫脹處繃緊感明顯,下肢有稍較不麻;大便正常,每天都有排;下肢小腿壓按水腫持續。小便偶有泡泡,目前小便較不急;近日游泳時支氣管微稍有喘鳴聲,目前游泳能力有較剛來時增強;」
筋骨外候有變化,防風也有處理筋骨風寒溼的作用,會喘游泳時有喘鳴聲表示上呼吸道有狀況;右關脾胃脈浮滑脈消失,一些火氣病機也有變化。
荊芥5克、防風6克→11/25克,解左關肝脈浮弦細風寒病機;
石膏2克、知母2克、牡丹皮2克、淡竹葉1克→7/25克,解諸般火旺病機;
澤瀉1克、茯苓1克→2/25克,下肢水腫,小便偶有泡泡,續用一些祛溼藥;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小結:膚癢沒有發作,換成筋骨問題較明顯,但是綜合判斷後,用藥方向沒有大改變。患者此次病機組合:肝脈風寒+心肝脾腎陽脈火旺+一些溼氣外候;
24/11/20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11/20:近二日上腹一直有灼熱感伴泛酸,之後咽喉會持續生痰,痰質黏而咳,稍有哮鳴聲,全身倦怠無力感,近二日血壓正常,前藥服之隔天有腹瀉,再隔天服藥減為一日三次大便改善成條狀軟狀,今日大便成型稍偏軟;昨日有頭暈兩側及後兩側偏後;近日眠差,眠時會身體抖動。」討論:
一堆外候變化,都是外感病機的表現,毒脈表現出來了,這次的病機組合有毒病機。
用藥:
荊芥5克、防風6克→11/25克,解左關肝脈稍稍浮弦細風寒病機;
魚腥草2克、大青葉2克→4/25克,解兩寸毒脈毒病機;
枇杷葉3克→3/25克,痰質黏,有化燥;
石膏3克、牡丹皮1克→4/25克,解諸脈滑火旺病機;
茯苓1克→1/25克,大便軟用點茯苓;
川芎1克→1/25克,頭暈兩側用點川芎引藥力到頭部兩側;
炙甘草1克→1/2克,緩和諸藥。
小結:
這次的病機症狀組合是肝系風寒+心肺毒+燥+一些火氣&頭痛、眠差、上呼吸道症狀
24/11/23
討論:
下肢水腫也可以是外感的表現,古人說的風水之意,諸般症狀都緩和,咳嗽咳聲緊較明顯;肝系風寒消失了轉風熱,整體狀況有改善,所以風寒轉風熱也可以是病情改善的過程,網路上有脈學內容說風寒轉風熱是病情加重,風熱轉風寒是病情改善,這說法純粹是不會把脈不會觀察病機的天馬行空瞎說,病情加重或改善要整體判斷。
用藥:
桑葉14克→14/25克,解左關肝系風熱病機+化燥(咳聲緊);
麥門冬2克、天門冬2克、枇杷葉3克→7/25克,解溫燥病機(咳嗽咳聲緊);
知母1克、生地黃1克→2/25克,用些降火藥降些火氣;
白朮1克→1/25克,大便一直都有點軟,用點白朮;
炙甘草1克→1/2克,緩和諸藥。
小結:
此次病機症狀組合:風熱+溫燥+一些火氣
24/11/26
防風10克、敗醬草2克、大青葉2克、白花蛇舌草1克→15/25克,毒病機與風寒病機都可以是疹子的表現,重用這些藥物;
款冬花2克、紫菀2克、枇杷葉2克→6/25克,咽癢而咳,脈象有風寒,是涼燥病機;
知母2克、牡丹皮1克→3/25克,解一下諸脈火氣病機;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小結:
上次就診是風熱+溫燥,這次是風寒+毒+涼燥,脈象轉變,用藥方向跟著大轉變,這種病歷才是真的會把脈有醫術的病歷,參閱後會有收獲的病歷,大家參考一下。
24/11/29
連翹9克、桑葉5克→14/25克,這次脈象轉成風熱病機的表現了,用連翹、桑葉解左關浮滑風熱病機;
麥門冬3克、枇杷葉2克→5/25克,風熱又咽癢,是溫燥,用點涼潤藥麥門冬,枇杷葉性平,作用滋潤兼化痰;桑葉有兼潤燥效果;
石膏2克、牡丹皮2克→4/25克,解一些火氣病機;
白鮮皮1克→1/25克,引藥力到皮膚;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這次就診患者脈象又轉變為浮滑脈,整體辨證論治後,病機組合主體是風熱+溫燥,用藥方向跟著大轉彎,醫術水平持續展現,但這在二千年前的張仲景眼中,只是基本功,最後面會解釋張仲景的水平。
24/12/03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12/03:近三日起疹子發作多次,一日發作多次,目前已不伴耳朵紅面赤,且發作時間較短(之前五小時→目前三小時),之前蕁麻疹發作耳朵會紅到發亮,夜半較會發,部位全身,伴發癢,還會腹不適泛酸。喝水也會泛酸,泛酸時會咳劇大力伴黏痰,平時夜半亦有咳劇大力咳聲緊,近一日有稍緩和;前天起床排尿時有刺痛感;前二日有腹冷甚而腹痛而大便不成型,排出後腹痛緩和,有吃苦茶油+薑炒雞肉服用(當下皮膚刺熱感明顯伴發蕁麻疹而腹部冷感甚明顯)。」用藥:
金銀花3克、大青葉2克、桑葉7克→12/25克,金銀花解右關脾胃脈浮滑風熱病機,桑葉解左關肝脈浮滑風熱病機兼涼潤溫燥,大青葉解左寸心脈毒病機;
麥門冬3克、北沙蔘3克、枇杷葉2克→8/25克,風熱脈象+燥病機=溫燥,北沙蔘的使用當下可能是考量有腹冷外候想給患者補點胃氣;
知母2克、牡丹皮1克→3/25克,稍解諸脈火氣病機;
白鮮皮1克→1/25克,引藥力到皮膚;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小結
這次的病機組合是風熱+溫燥(比例大)+一點毒,用藥方向跟著調整。
24/12/06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12/06:狀況有比較好近日有較好睡,前藥服之會流鼻水咽中生痰而持續咳嗽二小時,有比較好咳,痰質水狀中帶塊狀米白色質黏,咳一咳會感覺較喘;精神有較好;目前白天不會起疹子,只有晚上會發作,約子時左右發作;偶有胃食道逆流伴腹不適感;大便較軟有條狀。足底麻僵硬沒感覺目前改善剩足掌前半;」討論:痰有比較好咳出來了,痰裡面都是病毒&細菌,咳得出來或吞得下去都是好的現象;還會有疹子發生;還有腹部不適症狀;足底狀況有改善。
用藥:
大青葉3克、蒲公英4克→7/25克,兩關毒脈用蒲公英,心脈毒脈用大青葉;
桑葉3克、麥門冬4克、天門冬4克、枇杷葉2克→13/25克,痰黏也是燥病機的表現,就繼續潤燥,桑葉兼解左關肝脈不明顯的浮滑脈風熱病機;
知母2克、牡丹皮1克→3/25克,解一下諸滑脈火氣大;
白鮮皮1克→1/25克,有疹子,引藥力到皮膚;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患者這次的病機組合是溫燥(外候黏痰)+肝系風熱&脾胃毒&心系毒&肝系毒(外候膚癢)+一些火氣。
24/12/10

討論:大部分的症狀都有改 善,新跑出畏寒、濃涕,這種外感的症狀,不見得是壞事;服藥後腹瀉要考慮:續服、顧護胃氣(白朮)、改藥,患者隔天來討論,把脈後決定續服;
用藥:
大青葉3克、蒲公英3克、
桑葉5克、麥門冬4克、天門冬4克、枇杷葉2克、
知母2克、牡丹皮1克、炙甘草1克。
此次用藥內容和上次差不多,只是把解風熱的桑葉比例增加了一些,畢竟跑出了一些外感的症狀。
小結
此次就診的病機組合如前,只是風熱病機的外候變得較明顯。
24/12/13

討論:症狀大轉變,咳嗽變得大力&咳聲緊,不過頻率變少,光從外候沒有辦法下藥,不過脈象的變化其實很清楚。心肝脾風熱脈象變明顯許多,溫燥病機外候還有(咳聲緊&咳大力&黏痰)。
用藥:
桑葉5克、金銀花4克、連翹2克、魚腥草2克→13/25克,金銀花解脾胃脈風熱病機,連翹解心脈肝脈風熱病機,桑葉解風熱病機,魚腥草解肺脈稍毒病機;
麥門冬3克、天門冬3克、枇杷葉2克→8/25克,涼潤溫燥病機,桑葉也有涼潤的作用;
茯苓1克→1/25克,用點茯苓對右尺腎陽緩脈袪溼;
知母2克→2/25克,解一些火氣;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小結:
此次就診的病機組合:脾風系風熱&心系風熱&肝系風熱&肺系毒+溫燥+腎陽脈稍有溼氣&一些火氣
24/12/17

討論:腹部發冷或發熱就看脈象來醫就好了,如果症狀較明顯就用些相對應的藥物;其它症狀看起來還好,喘要考慮的病機:外感、燥、痰,如果開藥已經有處理這些病機,喘這個外候就先觀察。
用藥:
桑葉4克、連翹4克→8/25克,解左關肝系浮滑脈風熱病機;
麥門冬4克、天門冬4克、枇杷葉2克→10/25克,外候還有溫燥,要用涼潤藥;
知母2克、生地黃2克→4/25克,用些降火藥解諸般滑脈;
白朮2克→2/25克,這邊應該是對應腹部發冷的外候想說用些溫藥來處理;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小結:
患者這認就診的病機組合:肝系風熱+溫燥+一些火氣
24/12/20

討論:症狀明顯改變,腹瀉明顯發作,伴嗅覺異常、筋骨感覺異常、腹不適,脈象是脾胃脈有風熱+一些毒病機,脈證吻合;毒病機的外候總結是:諸般皮膚症狀&神經類症狀包括疲累,這邊是嗅覺受影響。
用藥:
金銀花9克→9/25克,解右關脾胃脈浮滑風熱病機;
大青葉3克、蒲公英3克、白花蛇舌草3克→9/25克,解心脈、肝脈、兩尺脈毒脈毒病機;
知母2克→2/25克,稍解一下火氣;
麥門冬2克、天門冬2克→4/25克,涕痰較黏稠,還有溫燥病機;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小結:
這次的病機組合:脾胃風熱+心肝腎毒+溫燥+一些火氣。
24/12/24

討論:
大便好多了;咳嗽大力咳聲緊,還有溫燥;筋骨較緊&腰痠背痛,這可以是毒病機的表現(神經症狀),也可以是溼痺或溼熱痺,這類筋骨藥的方向;眼睛有狀況,看一下肝脈,有肝火旺;胸口不適可以是外感病機的表現;泛酸的形容也許可以佐證薑有止嘔的作用;咳嗽大力咳聲緊,仍有溫燥病機。
用藥:
金銀花9克→9/25克,解右關脾胃脈風熱病機;
大青葉3克、白花蛇舌草2克→5/25克,解左寸心脈、右尺腎陽脈稍毒病機;
夏枯草3克、知母2克→5/25克,夏枯草降肝火,知母降諸滑脈火氣;
麥門冬3克、天門冬2克→5/25克,還有溫燥病機,用些涼潤藥;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小結:
此次病機組合:脾胃風熱+心系毒&腎陽脈毒+肝火旺+溫燥+一些火氣。
24/12/27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12/27:有咖啡色黏鼻涕,昨晚還有鼻涕擤出色較之前淺較不黏,鼻涕有較少;會咽癢而咳出黏痰,咳聲緊;大便晨起皆軟便,昨晚有排便一坨狀;近三日晚上不好睡腦子一直清醒睡不安穩,晨起感覺昨晚沒睡飽的感覺,前天晚上夜半忽驚醒伴關節酸痛沈重感後腦杓酸痛感→咳出黏鼻涕後狀況緩和;前藥服後一小時痰涕較多,排出來會較舒服。晨起排氣較多,稍有腹脹,偶有胃食道逆流較之前緩和;」鼻涕終於較不黏了,有黏痰&咳聲緊=還有溫燥病機;睡不好&腹脹&筋骨症狀可以是外感病機的表現。
用藥:
金銀花8克、連翹5克→13/25克,金銀花解右關脾胃脈風熱病機,連翹解左寸心脈風熱病機;
知母2克、生地黃1克→3/25克,解一下諸脈滑脈火氣病機;
麥門冬3克、天門冬3克、玉竹2克→8/25克,解溫燥病機;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小結:
此次的病機組合:脾胃風熱+心系風熱+溫燥+一些火氣。
總結:
一、患者從小就身體狀況不佳,長期調養的病歷有時候會是長這個樣子,通常三四天就方向變化需要改藥了,這是累積一堆外感病機的結果。
二、12/3這一次就診,患者是風熱病機,卻腹冷感明顯,而有吃薑來暖胃,患者這個舉動其實幫大家解了一個初學者會卡的點,脈證是風熱病機要重用寒藥(辛涼解表藥),可是治療過程中,卻發冷明顯,這樣要如何處理,個人在「內外寒熱討論與麻黃附子細辛湯」有討論到,這邊患者自行煮了一些薑來吃,有符合我們觀察到的原則,這篇病歷會幫大家把這個卡點給解決掉,患者不知道他無意間的小舉動,其實幫這個行業解了一個容易卡住的卡點。
三、傷寒雜病論就是這樣看的:外感病機中,風寒其實是相對風熱少見的,而傷寒論中,討論的多是較少見的風寒病機裡又更少見更容易卡住大家的狀況,而且書中舉的例子很多是極限的狀況,用這個觀念去看傷寒論雜病論,對醫術的提昇會有莫大的幫助,其它解釋方式都是瞎講亂騙裝模作樣而已(網路上的脈學團體、學校教的、國考要考的、經方派的、火神派……),對實際臨床能力的提升都沒有幫助;事實是什麼?有在看這個部落格且具有相關背景,漸漸就清楚了!
四、真的會把脈,有掌握到醫術,就要能分享這種病歷,大家來互相學習,根據患者每次就診的診斷(從脈象&症狀),而決定用藥方向,且常常在改變,可以看每次就診的小結部分,用藥方向常常是一直在轉的。
大前提是純開單方藥,藥量也都開充足。
24/11/02:心肝脈風熱+脾胃脈稍毒
24/11/08:肝系風熱+心系毒+火氣+一些溼熱→皮膚癢
24/11/14:左關肝系風寒+右關脾胃系稍風熱+諸脈火旺+一點溼氣
24/11/16:肝脈風寒+心肝脾腎陽脈火旺+一些溼氣外候
24/11/20:肝系風寒+心肺毒+燥+一些火氣&頭痛、眠差、上呼吸道症狀
24/11/23:風熱+溫燥+一些火氣
24/11/26:風寒+毒+涼燥
24/11/29:風熱+溫燥
24/12/03:風熱+溫燥(比例大)+一點毒
24/12/06:溫燥(外候黏痰)+肝系風熱&脾胃毒&心系毒&肝系毒(外候膚癢)+一些火氣
24/12/10:如前,只是風熱病機的外候變得較明顯
24/12/13:脾風系風熱&心系風熱&肝系風熱&肺系毒+溫燥+腎陽脈稍有溼氣&一些火氣
24/12/17:肝系風熱+溫燥+一些火氣
24/12/20:脾胃風熱+心肝腎毒+溫燥+一些火氣
24/12/24:脾胃風熱+心系毒&腎陽脈毒+肝火旺+溫燥+一些火氣
24/12/27:脾胃風熱+心系風熱+溫燥+一些火氣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