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脈

毒脈

毒脈自古以來就存在,常常是家傳絕學最後一招保留的藏招,不過坊間還是有一絲絲透露出來,別名黏脈、濁脈。

故名思義,毒脈對應的就是毒字病機,要用有解毒偏性的藥物或食物(綠豆湯、空心菜)來解。

其它脈象的定義,都在脈型上打轉(虛脈是沒有脈型特色但偏無力),只有毒脈的定義是跳動的模式(才會常常是被保留的藏招,學徒不容易發現)。

毒脈有三種跳動模式:

1.完全黏住不動(這種型態毒脈出現時解毒藥的比例就是要佔主導地位,常見於:流感、被小動物咬傷…);

2.上下地小幅度震動(這種型態有程度區別,可分為稍毒脈與毒脈);

3.向周圍小幅擴動(這種型態的脈象震動是向兩旁週圍的,不是上下的,或換句話說:脈象有在動,但不是上下;這種型態的毒脈也可分程度);

毒脈常見,不是特定病種(流感、腸病毒…)才能見到。

毒脈常與其它脈象複合表現:滑毒脈、弦細毒脈、緩毒脈、虛毒脈……。

毒脈有時只在一特定高度表現,如在第二層的某特定處才能感知到標準毒脈特徵,確定的方法是確定脈象第二層有東西疑似有毒脈時,靜下心來,手指頭在這個脈象最低處一點點一點點地往上提,好好地確定這個脈象的跳動模式是稍毒脈或毒脈。

毒脈反應的就是「毒」病機(只有一種,不像其它脈象會反應的是幾個病機可能性),毒病機在外候的表現常常是皮膚系統(皮膚各種疹子、突起、發炎、發紅、急性掉髮…)或神經系統(特定部位感覺異物、特定部位感覺麻木、特定肢體不適、肢體痠痛…)。

常見的毒病機是熱毒或火毒,故常用清熱解毒藥(解毒藥通常是寒性、涼性,故書上通常稱呼「清熱解毒藥」)來處理;若毒脈夾風寒弦細脈,用解毒藥加辛溫解表藥來處理;若毒脈夾緩脈,用解毒藥加袪溼藥來處理……依此類推。

毒脈掌握的難處在於一開始不容易見到真的完全黏住不動的脈象,會半信半疑。

毒虛脈可以複合存在,處理的方式就是以指頭下的明顯特徵為主就好(例如補1解毒1、或補1解毒1.5、或補0.5解毒1),不要鑽牛角尖,把脈的重點是過濾資訊,不是收集資訊。

第一種毒脈完全不動,有的人會判斷為無力而用補+解毒,這個不對,應該是用解毒藥就好;毒脈出現時,無力的虛性病機判斷要減少比例。

毒脈的掌握也要分程度(針對上面的第二種與第三種),但二個就好:稍毒脈和毒脈,記號不要多,夠用就好,治絲只會益棼。

稍毒脈的掌握也是以明顯的特徵為主,把脈的重點是過濾資訊,不是收集資訊。

毒脈的掌握要做到:毒脈存在→問診問清楚→下解毒藥→毒脈消失,這個流程要常常出現在工作中,這樣解毒藥才會變成是強而有力的應用武器。

毒字病機發生常與生活環境變化有關,有時候患者來主訴是筋骨不適,但脈一把都是毒脈,就要好好問診清楚;遇過廚師來就診主訴兩手不適,患者以為是工作過量兩手疲累導致,但六部脈皆是毒脈,這樣就要好好問診清楚,結果是餐廳老闆剛換新廚房設備與廚具,近日使用常吸入有異味氣體後兩手才開始不適感發生。

把到毒脈要問:近日生活型態有沒有什麼改變、近日有沒有出遊(被小動物咬到、被雜草割到……)、近日有沒有吸到什麼氣體、近日有沒有吃到一些之前沒在吃的東西(患者身體不適應)……。

毒字病機也可以是其它脈象的附屬伴隨病機,ex:實火病機存在一陣子而生毒。

火旺甚極貫穿四層脈有一說要加解毒藥(大劑清熱+解毒),這邊附上這說法供參考。

毒脈的處理沒有一定要攻下,患者排便不暢時才稍加攻下藥幫助。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火旺外候重用溫藥

中醫學的基本原理

脈象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