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頭痛轉眼睛癢

感冒頭痛轉眼睛癢



脈圖符號意義看這邊藥物劑量概念看這邊

寸關尺的位置浮中沈的正確定義

掌握脈象資訊傳送門正確的基本原理

其它概念傳送門

先有以上的基本知識,才好吸收下面的病例經驗。

分享的病例符合三大原則:藥量充足、前後對照、規則統一,這樣大家才能放心使用病例裡用到的治療規則。

藥量充足,才能確定藥物的偏性有發揮作用;前後對照,這樣才客觀;規則統一,確定理論與技術體系確實存在可使用,不是單一病例。





女;39歲;65公斤;xxx40;

2024/06/18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618:快感冒,頭痛,一直流眼淚,耳朵有一點點痛,兩耳下有點痛;剛做CT有打顯影劑,目前有頭部不適感。剛打完顯影劑時會喘;毛囊炎有比較好,無新發生處,口渴;食欲不好,易腹脹氣,大便較小顆似便秘感;近日較疲累,上班不好專心;近日較眠差;」


討論

有一些比較近期的症狀:快感冒、頭痛、耳朵痛,也有一些較長期的症狀:毛囊炎、腸胃不適;左寸左關有浮滑脈,近期發生的狀況先處理。


用藥

連翹8克、薄荷10克→18/29克,處理左寸左關浮滑脈風熱病機,左關肝系浮滑脈風熱病機+頭痛=薄荷。

黃耆2克→2/29克,稍補右寸肺系虛脈氣虛病機。

石膏2克、知母2克、牡丹皮1克→5/29克,有滑脈,稍有火旺病機,用些降火藥。

白朮2克→2/29克,這是這個患者特別之處,她的腸胃狀況不佳已久,之前就診的結論是存在慢性長期脾系氣血虛病機,就算脈象沒有反應,還是要加白朮,藥力才能被患者吸收,不然會有腸胃道症狀跑出;不是一派攻藥就一定要加補藥,不是這樣,實際上是有的患者才需要加補藥藥力才會被吸收。

石菖蒲1克→1/29克,耳朵有點痛,加些引經藥到耳朵。

炙甘草1克→1/29克,緩和諸藥。





2024/06/28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628:上次就診隔天就確診,頭痛明顯二天後緩和,五天後就轉陰性沒症狀,沒服西藥;目前偶會腹脹氣,大便尚可;眼睛容易癢,常揉眼睛;口渴較之前緩和。」


討論

看來急性期的症狀二到五天就消失了;目前的症狀有患者較長期存在的:脹氣,也有新跑出來的:眼睛癢;脈象有變化,左寸心系浮滑脈風熱病機消失了,右關脾胃系稍有跑出浮滑脈風熱病機,變化也是很明顯。


用藥

金銀花4克、杭菊17克→21/29克,患者特別強調眼睛癢,就重用杭菊,左關肝系浮滑脈風熱病機+眼睛不適=重用杭菊。

石膏2克、知母2克、牡丹皮1克→5/29克,有一些滑脈,用點降火藥。

白朮2克→2/29克,這個患者的特殊專武,處理長期慢性的脾胃氣血虛(雖然脈象已經不顯示,不過舌頭有齒痕)。

炙甘草1克→1/29克,緩和諸藥。





2024/07/05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705:狀況還好;眼睛癢有好很多,還有一點點癢;偶腹脹氣,吃起司製品食物會腹痛,喝牛奶不會腹痛,每天都有喝100cc牛奶,大便還好。」


討論

眼睛好很多,腸胃還是有不舒服,患者是長期的腸胃狀況不佳。

左關浮滑脈有變得較不明顯,雖然如此,但找不到其它更明顯的下藥重點特徵,所以杭菊仍是重用。←當下應該是這樣的想法,不過現在復盤看來,可能兼顧其它慢性症狀的藥量要增加一些會比較好。


用藥

金銀花3克、杭菊17克→20/29克,金銀花的使用是病史來判斷的,患者長期腸胃不適有脾系風熱病機與脾系氣血虛病機,找到機會就會用點金銀花。

石膏3克、知母2克、牡丹皮1克→6/29克,有滑脈火旺病機,用些降火藥。

白朮2克→2/29克,處理患者長期的脾胃脈氣血虛病機。

炙甘草1克→1/29克,緩和諸藥。






2024/07/11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711:偶會腹脹氣;眼睛一點點癢好很多了;稍會口渴;大便稍有便秘。飽食會有消化不良腹脹感,剛吃完飯目前左下腹稍有不適感;昨晚有喝一點酒;」


討論:

脾胃脈有沈滑脈+消化不良飽食後腹不適外候=食積病機,要用消食藥,食積病機的外候表現可以很多重,遇過較特別的是腹痛持續多日(初始是大吃大喝引起),就算患者已經少吃東西了還是腹痛,一樣要用消食藥,這邊小補充。

喝酒後身體可以有很多狀況,不是只會產生濕熱病機而已,這邊的食積病機、左寸浮滑風熱病機都有可能。


用藥

連翹4克、杭菊11克→15/29克,處理左寸左關浮滑脈風熱病機;

石膏2克、知母2克、牡丹皮1克→5/29克,滑脈多處,用些降火藥;

神麴2克、山楂2克、陳皮2克→6/29克,右關脾胃系沈滑脈+消化不良飽食後腹不適=食積病機,要用消食藥;

白朮2克→2/29克,這個患者的專武,上面有解釋;

炙甘草1克→1/29克,緩和諸藥。




小結

這是一個日常小毛病的連續處理,一百多年以前的醫療技術宅宅不會花時間寫這些東西,因為這些操作對他們來說只是日常工作中天天重覆的部分,他們留下來的都是少見的特殊狀況內容;結果現在大家都把那些少見的特殊狀況內容當作是每天會碰到的狀況(因為沒有做脈象、症狀、藥物時時互相比對的工作),當然就藥不對證,頻出困擾,就只能藥量就越開越少,或轉而經營人設套套招了。

這個病例中,連翹、金銀花、薄荷、杭菊,都有抗菌抗病毒的藥理作用,療效很明顯,速度也沒有比較慢,只是使用方式要會觀察脈象掌握病機就是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火旺外候重用溫藥

中醫學的基本原理

脈象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