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患者的幾次小感冒與小毛病
一個患者的幾次小感冒與小毛病
先有以上的基本知識,才好吸收下面的病例經驗。
分享的病例符合三大原則:藥量充足、前後對照、規則統一,這樣大家才能放心使用病例裡用到的治療規則。
藥量充足,才能確定藥物的偏性有發揮作用;前後對照,這樣才客觀;規則統一,確定理論與技術體系確實存在可使用,不是單一病例。
女;62歲;70公斤;xxx25
2032/08/16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816前陣子感冒,目前咽中還會有痰而咳嗽,色淡,較濃稠,之前會咽癢現在不會;大便多日一行,已多年;之前會咽痛」
討論:
外候是感冒還沒完全好,脈一把有毒病機(右寸右關右尺有毒脈)、左寸緩稍滑稍有力溼熱病機、左關稍緩溼氣病機;感冒沒有完全好,會有一堆病機及相應外候存留。
用藥:
蒲公英7克、魚腥草4克、白花蛇舌草4克→15/29克,有毒脈要用解毒藥,之前感冒時有咽痛,推論之前感冒是毒病機為主,所以重用解毒藥。
知母5克→5/29克,解一下右寸關尺的滑脈火旺病機。
木通3克、茵陳蒿3克→6/29克,木通解左寸心脈稍緩緩滑稍有力溼熱病機,茵陳蒿解左關稍緩溼氣病機。
前胡2克→2/29克,外候有痰用點化痰藥,脈象上是熱象為主,所以選用寒性化痰藥。
炙甘草1克→1/29克,緩和諸藥。
2023/08/28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828諸症尚可,咳嗽消失,前藥服之口味重;;偶會腰痠,久坐會發生;易便秘初段硬後段偏軟, 前藥服之排便有較順暢較之前改善;好入眠而多夢;」討論:
感冒相關外候都改善;比對前次脈圖,毒病機和溼熱病機也都消失了;注意一下,解掉外感相關病機患者常常會說有比較好睡,參考一下。
左尺腎陰脈虛可以表現為外候偶腰痠,這邊用雞血藤處理,可以參考:風熱痺轉虛痺症狀皆明顯;
脈象有緩脈溼氣病機(右寸右關)及滑脈火旺病機(左寸左關右尺)。
用藥:
茯苓3克→3/29克,處理一下右關第四層沈緩脈象溼氣病機,對應的外候可以是大便後段偏軟;
梔子5克、淡竹葉5克、生地黃5克、牡丹皮2克、知母3克、夏枯草2克→22/29克,大概當下覺得滑脈火旺病機很明顯吧!丟了一堆降火藥;
雞血藤3克→3/29克,處理左尺腎陰脈虛對應外候偶會腰痠;
火麻仁0.5克→0.5/29,用些攻下藥,幫助患者排便;
炙甘草0.5克→0.5/29,緩和諸藥。
2023/09/11
上次藥開7天,一天29克的藥量中,有22克降火藥,患者14天後回診,覺得氣色很好,只是有火氣大而下巴生痤瘡,睡眠可以,表示:開藥的重點在辨證論治對證下藥,有很多資料的內容規則其實是趙括論陣紙上談兵,讓大家沒辦法這樣用藥,要注意哦!
左關左尺都算是有濕熱病機,濕熱病機是可以生痤瘡的,也是一個用藥規則。
補充一下,其實諸般火氣都可以用痤瘡來表現,更少見的是風寒病機也可以化熱而生面部痤瘡,而要用溫藥(辛溫發表藥)來處理←不過這段經驗敘述這邊沒有提供證據(很多年前遇到的,印象深刻),就參考看看。
左尺腎陰脈之前是虛病機,這次是濕熱病機而轉用袪濕熱藥物←對脈象的掌握要到這樣才合格,虛實轉換的掌握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只是基本功哦!不過要這樣掌握並不難,把脈的重點在觀察明顯的特徵就好。
用了一點潤下藥就大便軟偶瀉,攻下或潤下的藥量是這樣的。
左寸沈到第四層可以是氣滯病機的表現,這邊當下應該是覺得先不處理。
這次的用藥重點是降火與清溼熱病機,兼顧一下其它外候。
茯苓4克→4/29克,外候有大便軟偶瀉,用些祛溼藥;
梔子4克、牡丹皮2克、知母5克、夏枯草3克→14/29克,看來患者降火藥吃得很開心,降火藥續用,用藥不是照脈填藥,每次都要辨證論治,整體判斷;
澤瀉6克、茵陳蒿4克→10/29克,茵陳蒿處理左關溼熱病機,澤瀉處理左尺濕熱病機;這次用藥降火藥+袪溼熱藥=24克,普遍說法是這樣的用藥患者會狂拉肚子四肢冰冷痠軟無力極甚,其實不一定,重點是辨證論治與對證下藥哦!
火麻仁0.5克→0.5/29克,應該是想要再顧一下慢性長期的大便排便困難初段硬,也許當下有問出來這個狀況還持續所以續用;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1011便秘,大便困難,近日有每天排便,量少,胃口還可以;近日偶頭痛明顯;會口臭;」
討論:
一個月後患者復診,看來上次的用藥其實還好,普遍的觀念或說法並不ok,要注意。
右寸浮滑脈常是風熱病機的表現,外候又有頭痛,這次是常見的風熱病機處理為主。
用藥:
金銀花12克、升麻4克→16/29克,處理右寸浮滑脈風熱病機,張仲景用的是升麻,明清被稱呼為溫病學派醫家用的是金銀花,這邊應該是金銀花快用光了,不夠的量就用升麻;
石膏4克、夏枯草3克→7/29克,石膏處理右關火旺病機,夏枯草處理左關火旺病機;
澤瀉3克→3/29克,澤瀉處理右尺溼熱病機;
大黃0.5克、芒硝0.5克→1/29克,大便用困難、量少來形容,給它加強一下;
蔓荊子1克→1/29克,風熱病機頭痛加用蔓荊子;
炙甘草1克→1/29克,緩和諸藥。
2023/11/13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1113腹不適,上腹稍疼痛稍脹不適,大便需服助便藥;近日稍頭痛;季節轉換會流鼻涕;」
討論:
脈象是左寸浮滑脈風熱病機為主,有對應稍頭痛外候;脾胃脈有溼熱病機,外候可以對應腹不適;
把脈就是要這樣哦!常常都變化很明顯,才算有掌握到觀察脈象的技能。
用藥:
連翹12克→12/29克,處理左寸浮滑脈風熱病機;
滑石6克、石膏3克→9/29克,處理右關滑脈沈緩脈溼熱病機,外候有反應腹不適症狀;
澤瀉3克→3/29克,兩尺合看,尺脈有濕熱病機,用澤瀉處理;
草決明3克→3/29克,處理左關肝脈滑脈肝火旺病機;
大黃0.5克、芒硝0.5克→1/29克,大便近日要服用肋便藥,用點攻下藥幫忙;
炙甘草1克→1/29克,緩和諸藥。
2023/12/01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1201胃不太舒服,上週不知道吃什麼又吐又拉,有看西醫,之後就胃不太舒服,目前大便尚可;近日坐高鐵會耳鳴;近日大便有偏軟」
討論:
大約十八天後,患者回診;雖說是不知道吃什麼東西後才開始腸胃不適,但脈一把左寸浮滑脈風熱病機明顯就要優先處理這個病機,外候近日坐高鐵會耳鳴也可以算是心系風熱病機的反應;
平常就有慢性宿疾的患者,一有外感容易引動宿疾外候;這個患者是平時腸胃系統易有狀況,心系有外感時,就引動腸胃道不適或使腸胃道承受外界變化的能力不佳,造成吃一點點較不健康的食物,腸胃道症狀就跑出來,主訴聽起來雖像是吃壞肚子,結果脈一把不是這樣,這個要注意哦!其實是要問清楚。
用藥:
連翹12克→12/29克,處理左寸浮滑脈風熱病機;
茯苓7克→7/29克,大便偏軟,左尺緩脈,用茯苓袪濕氣;
知母3克、石膏3克、牡丹皮3克→9/29克,解一下諸般滑脈火旺病機;
炙甘草1克→1/29克,緩和諸藥。
2024/01/12
討論:
一個多月後患者才回診,也許上次的處理還可以吧,不確定;
這次是大便不暢,已三天沒大便,有口味重,脈一把,心系脾胃系風熱病機為主+火旺病機,這就很常見很基本的狀況,現在就是這種常見狀況的各種變化處理資料闕如(再加上脈象要如何觀察沒有被整理好),大家腦袋裡裝的都是歷代醫家對於少見難處理狀況的攻略資料,所以技術的原貌就不容易被窺見了。
用藥:
連翹14克、金銀花8克→22/29克,金銀花處理右關浮滑脈風熱病機,連翹處理左寸浮滑脈風熱病機;
知母3克、牡丹皮2克→5/29克,稍處理諸部滑脈火旺病機;
大黃0.5克、芒硝0.5克→1/29克,大便不暢,用一點攻下藥,注意一下,這才是合宜的用量,有時候這樣還太多哦!有的資料寫1/15,絕對是太多,完全不符合實際臨床狀況,是屬於天馬行空自行想像的說法哦!
炙甘草1克→1/29克,緩和諸藥。
2024/02/07
討論:
腰背很痠也可以是外感病機的表現(參看:痺症總論),這邊的外感病機主要是左寸心系風熱+肝系毒。
用藥:
連翹14克→14/29克,處理左寸浮滑脈風熱病機;
蒲公英4克→4/29克,處理左關毒脈毒病機;
石膏3克、知母3克、牡丹皮2克→8/29克,處理諸脈部滑脈火旺病機;
杜仲1克→1/29克,引藥力到腰背;
大黃0.5克、芒硝0.5克→1/29克,當下應該是判斷還需要用點攻下藥,幫助排便;
炙甘草1克→1/29克,緩和諸藥。
2024/03/12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312:有點睡不太好;前幾天起床忽下下腰背不適疼痛明顯,伴左手左下肢會麻,做復健後緩和;剛剛有一點點頭暈頭痛;大便有服藥助排便。火氣大,嘴巴味道重;」
討論:
眠差、腰背不適、左手左下肢會麻、頭暈頭痛,都可以是外感病機的表現,脈象表示此次外感病機為:左寸心系浮滑脈風熱病機+諸脈部毒脈毒病機為主。
比對一下這次右寸相對腕橫紋的位置和上次就診是不一樣的哦!寸關尺的位置要好好掌握,這很重要。
用藥:
連翹15克→15/33克,處理左寸浮滑脈風熱病機;
魚腥草4克、蒲公英4克、白花蛇舌草2克→10/33克,處理右寸兩關右尺毒脈毒病機;
天花粉2克、地骨皮2克、牡丹皮2克→6/33克,處理諸脈部滑脈火旺病機;
大黃0.5克、芒硝0.5克→1/33克,用點攻下藥助排便;
炙甘草1克→1/33克,緩和諸藥。
這次藥量有提高一個等級,當下應是判斷症狀有較嚴重。下腰背痛沒用引經藥杜仲,大概是當下判斷解其它外候是此次就診的首要重點。
2024/03/22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322:近日有感冒,咳嗽,目前咽中有痰,喉嚨卡住感;近日有頭痛兩側偶發生;排便不暢需服藥。此次感冒有咽痛;」
討論:
外候是感冒,脈象顯示的病機是右關浮滑脈脾系風熱+肺系毒、肝系毒、腎陽毒+心系溼、肝系溼、腎陰溼,用藥就解這些病機,給諸般病機排個權重,看外候考慮用點症狀藥。
這次右寸肺脈相對腕橫紋的位置跟上次就診又不一樣了,注意哦!這很重要。
我們沒有套招,真的是在辨證論治,這次重點處理的病機是右關脾系風熱,和之前幾次不一樣哦!
用藥:
金銀花8克→8/29克,處理右關浮滑脈風熱病機;
魚腥草3克、蒲公英3克、白花蛇舌草2克→8/29克,處理右寸左關右尺毒脈毒病機;
石膏3克、牡丹皮1克→4/29克,稍處理諸部滑脈火旺病機;
茵陳蒿2克、茯苓2克→4/29克,茵陳蒿處理左關肝系緩脈溼病機,茯苓處理左寸心系左尺腎陰緩脈溼病機;
貝母3克→3/29克,喉嚨有痰,用點化痰藥;
大黃0.5克、芒硝0.5克→1/29克,有外候:排便不暢,用攻下藥輔助一下;
炙甘草1克→1/29克,緩和諸藥。
2024/07/02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702:便秘,三至四日一行,大便不乾硬。」
討論:
便秘是患者是常見慢性外候,脈象看來是有外感病機為主:右關脾系風熱+左寸心系風熱;
這邊的判斷應該是有外感病機(這次是左寸心脈浮滑脈風熱病機為最明顯病機),但不嚴重,相關外候不明顯(心系風熱的外候表現不明顯),而以固有慢性外候表現更明顯來表示,這種狀況很常見,這時解心系風熱的藥量仍是最重的,注意一下哦!
比對一下這次和上次的脈圖,上次的緩脈和毒脈,這次很多都消失了,脈象就是要掌握到這樣,足以指導用藥的程度,這樣才有辦法做到全家老小親戚朋友感冒發燒都自己把把脈開開藥就解決。
連翹13克、金銀花7克→20/29克,連翹處理左寸浮滑脈風熱病機,金銀花處理右關脾胃脈風熱病機;
石膏2克、知母2克、牡丹皮1克→5/29克,解一下諸部滑脈火旺病機;
澤瀉2克→2/29克,左尺有稍緩脈,兩尺合看是濕熱病機,用些澤瀉;
大黃0.5克、芒硝0.5克→1/29克,用些攻下藥助排便;
炙甘草1克→1/29克,緩和諸藥。
小結
這是一個患者平常一堆小狀況的連續處理,脈有沈下去,有浮起來,有位置變來變去,有化火、化溼,有夾毒,也有脈象虛掉要補起來,外候有肚子痛、頭痛、痤瘡、便秘、咽痛、下腰背痠痛……這些變化及處理都要掌握才算入門哦!
不過其實不難,把脈不要鑽牛角尖,把脈的重點就是掌握明顯的特徵就好;不過總體的處理要重視細節就是了(各個病機的權重、症狀藥的使用……)。
開的藥量有到藥性會發揮影響力的程度,而患者可以連續接受,表示確定下來的規則是可行的,有心醫術的話,麻煩要重視,可以節省摸索的時間。
其實處理外感的用藥:連翹、金銀花、蒲公英、魚腥草、白花蛇舌草……都有抗病毒的作用,只是使用這些藥材要會觀察脈象;諸般病毒感染的常見疾病,我們這個物種一百年前就累積起可以對症下藥的處理方法了哦!這才是實際情況,現在的主流作法是化學物質壓症狀,讓免疫系統自己處理,這個部分不是文明的進步哦!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