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熱痺轉虛痺症狀皆明顯
風熱痺轉虛痺症狀皆明顯
(要先掌握上面的基本知識,才好吸收以下的病例)
女;41歲;68公斤;xxx64;
2023/01/09
患者68公斤,此次用藥25克,這是純粹處理慢性諸症的藥量;這樣的處理偏四平八穩(這邊左關浮滑力道是稍無力,但沒辦法排除慢性外候是風熱病機造成,所以連翹沒有只用一點點,先以最常見的狀況:外感病機造成慢性外候來處方,注意病機現象的判斷要分常見與不常見,參考診斷這篇。),如果患者之後有持續回診,且都沒有外感來干擾,那就可以判斷出下肢不適是風熱痺或是虛痺(也許風熱脈象解掉後下肢不適仍存在,轉補虛為主才緩和),治療策略可以是這樣。
2023/01/20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120胸口不適緩和,胸口還稍悶;下肢外側上梯時會疼痛痠痛,天冷時四肢偶會麻明顯;稍腰痠背痛;偶心悸心跳較快,晚上偶發作;大便順暢量多有成型;」
外候部分,胸口悶持續緩和,下肢不適從行走發作到目前上梯時與天冷時發作,看來這兩個外候是風熱病機的表現;
炙甘草1克→1/29克,緩和諸藥;
患者68公斤,此次藥量29克,看來當時是因為右關風熱外感跑出而加重劑量。
2023/02/03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203今日睡醒即腰背痠痛明顯;七天前常眠差,疲累明顯;今日頭暈,精神狀況不佳;眼睛稍澀;」
西洋蔘3克、雞血藤3克、熟地黃3克、桑寄生3克、巴戟天3克、懷牛膝3克→18/29克,兩尺兩寸虛甚,大劑量用補,西洋蔘補兩寸氣虛,補兩尺儘量選兼顧腰痠背痛的藥,懷牛膝也可引藥下行;
桂枝3克、杭菊4克、金銀花4克→11/29克,桂枝解左寸浮虛小稍有力風寒病機(浮脈無其它特徵可以是風寒病機,脈圖上虛+稍有力=力道正常→不是虛類病機,脈象寬度偏小,可以是還沒縮緊成細線,這個有時候會遇到);杭菊、金銀花稍解兩關浮滑風熱病機。
患者68公斤,此次藥量29克,有外感而提昇一個藥量等級。
2023/02/06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206諸症緩和;胸口會悶,較之前緩和,神經抽痛感;疲累感還有;偶會口渴;還會腰痠;大便目前偶偏軟;」
討論:
三天後,患者回診,諸症緩和,所以沒有什麼外感外候要分虛實這回事,純粹要照脈象開藥;
可是有的人會說曾經判斷所謂的「脈虛證實」下攻藥而解掉患者病候,這又該怎麼說?
其實這是脈象沒有觀察好,常見的誤區:
1.兩寸內側大筋旁的浮滑沒有比對出也是病機現象的表現→有明顯的風熱脈象沒觀察到,
2.沒有寸關尺位置不固定的概念,只用固定的解剖位置來佈指→浮滑脈在兩指間沒觀察到,
3.沒有力道與藥量不直接連繫固定的概念,也可參考這個病例01/13的紀錄→浮滑脈稍無力綜合判斷下可以是實證風熱病機的表現,但有的人會判斷成「脈虛」,若患者外候又明顯就會剛好符合「脈虛證實用攻法」的這個偽說,結果反而方向正確而解掉病情,這個要注意,這是一個錯了兩次結果歪打正著的狀況←(脈應該判斷為脈實卻判斷為脈虛,外候不應分虛實卻判斷為證實,實際情況應該是「脈實而下攻藥」,卻判斷成「脈虛證實而下攻藥」,錯了又錯結果方向正確)。
如果想要做到全家老小感冒發燒,每次都把把脈開開藥狀況就解除完全沒在吃西藥,那上述的狀況一定要注意,不能用錯了又錯的歪打正著方式來看病。
金銀花6克、杭菊6克→12/29克;
這個病例還有可以討論的地方;
患者之前常常因為經行腰痠背痛而來就診,脈象常是兩尺虛,這裡附上的連續病例也可看出患者腰痠背痛是兩尺虛性病機的表現,可以沿用古人命名的方式命名為「虛痺」。
兩尺虛的「虛痺」在經行期間,身體負擔加重時外候表現會更加明顯,這是特色之一。
還可以再討論;
患者還曾主訴過:「下肢行走時外側會疼痛」,參照上面01/13和01/20病例,可以先粗淺比對出這個患者下肢外側的不適是「風熱痺」。
那可以有一個小結,這個患者的腰痠背痛是虛痺,患者的下肢不適是風熱痺,這樣我們可以看到辨證論治可以辨到什麼程度,給大家參考一下!
再再討論;
患者第一次來是風熱外感明顯,使用了大劑量解風熱藥,02/03是虛性外感病機外候明顯,用了大劑量補益藥,同一患者不同外候但外候皆明顯,用藥南轅北轍,但都解掉了,算是值得參考。
再再再討論;
然後虛性外感時,身體本有的虛性病機表現外候會明顯發作,此例是平時有虛痺腰痠背痛經行時易發作,當虛性外感時,患者素有的虛痺表現大發作→也許可以有一個小結論,平時素有的病機,當相關外感來臨時,素有的相關外候可能會大發作,這個也許是病機現象的一個規則,可以觀察。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