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痺濕痺相兼下肢麻影響睡眠

虛痺濕痺相兼下肢麻影響睡眠

脈圖符號看這邊。

藥量概念看這邊。



女;61歲;68公斤;xxx05;

2022/11/11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1111咽中有痰改善,偶發生;兩下肢麻影響睡眠,久坐會麻,晨起不能馬上下床著地;近日生氣時胃會不適,大便一日偶二行,較之前成型還偏軟,認真運動時會偏硬;」


討論
外候部分,患者外候重點是腸胃不舒服,還有下肢麻明顯,而且晨起還會不能下床;

石膏10克、天花粉5克→15/25克,胃火旺很明顯,還有一些腸胃不適,有是證用是藥,既然胃火旺明顯,重用石膏就是理所當然;

芒硝0.5克、大黃0.5克→1/25克,胃火旺兼脾胃脈第四層有脈象,降胃火外兼攻下藥觀察看看,攻下藥使用的起始劑量建議是科中大黃、芒硝各0.5克開始,效果有跑出來就好,攻下藥用量太多腹瀉太多行,藥力會沒辦法被腸胃道吸收;諸脈第四層有脈都可以考慮用點攻下藥(也可以不用),此例是可攻可不攻,畢竟患者大便還會一日偶二行;

川牛膝2克、豨薟草3克、忍冬藤3克→8/25克,左關緩數明顯,肝主筋,治療筋骨病可參看肝脈狀況,兩尺合看溼熱病機亦明顯,所以選用溼熱痺藥物來處理下肢,川牛膝引藥至下肢兼活血(處理筋骨病有一說是稍兼活血);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患者體重68公斤,此次藥量25克,沒有提昇藥量等級;

患者這次就診是選擇先處理脾胃狀況,復盤來看,重點放在筋骨問題兼顧脾胃狀況似乎也未嘗不可,多個非急性狀況的處理其實是可以取捨的,治療是連續的,之後可以再觀察情況而調整;




2022/11/22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1122兩下肢麻影響睡眠,久坐會麻,晨起不能馬上下床著地;大便可,一日一行;」


討論
外候部分,下肢問題仍在,晨起下肢不能馬上著地的情況依舊,不過腸胃道的狀況看來是緩和了;

桑寄生2克、巴戟天2克、懷牛膝3克、雞血藤3克、五加皮3克→13/29克,兩尺虛而下肢不適,藥隊大概就這些,這次來重用一下;

獨活3克→3/29克,肝脈緩脈明顯濕氣重兼下肢不適明顯,用袪風溼藥獨活;

茵陳蒿3克→3/29克,肝脈緩脈明顯,用茵陳蒿祛溼一下,茵陳蒿微寒,肝脈濕稍熱,肝脈濕勝都可以用;

牡丹皮5克→5/29克,心火旺,重用個牡丹皮,又兼活血,可助筋骨病;

石膏5克→5/29克,脈象上胃火旺病機還有,雖腸胃相關外候有緩和,仍再顧一下;

患者這次下肢不適的病機有虛(兩尺虛,比例較大)有濕(左關緩),所以是虛痺與濕痺混合;

患者體重68公斤,此次藥量29克,不見得算有提昇藥量1個等級(體重在分界邊緣)。

患者上次就診左關緩數(或是疾脈),左尺緩數(或是疾脈),是溼熱病機,又有筋骨病外候,判斷為溼熱痺;此次兩尺虛+筋骨病外候=虛痺,左關緩+筋骨病=溼痺,判斷為虛痺+溼痺,溼痺亦用藥物學裡的袪風溼藥。




2022/12/15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1215下肢麻改善;眠差持續;大便乾硬近日排便不暢;口渴」


討論
此次外候的重點是腸胃道,脈象的重點是胃火旺;下肢不適改善,比對上次就診資料,肢體不適可以是兩種病機同時存在;

火麻仁1克、麥門冬3克、白薇3克、知母6克、石膏6克→19/29克,潤下又降脾胃火旺病機,麥門冬可滋潤大便乾硬;

生地黃3克→3/29克,稍降肝火又稍補腎陰;

夜交藤2克、茯神2克、酸棗仁2克→6/29克,眠差用藥,因單用一味藥助眠怕偏性過大會影響患者身體而產生病機,故這邊用組合拳;

炙甘草1克→1/29克,緩和諸藥;

患者68公斤,此次用藥29克,不見得是有提昇藥量等級。





2023/01/31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131咳嗽,咽不適,稍有痰,已多日;今日左下肢突無法爬梯下梯;大便不暢,前三前天多二日一行乾硬甚;」


討論
一個多月後,患者復診;外候判斷有外感,下肢又突然不舒服了,大便乾硬;

蒲公英15克、大青葉5克、魚腥草3克→23/29克,對諸脈解毒,蒲公英解肝脈毒重用到15克,當下大概是判斷肝脈毒脈非常明顯非常典型,蒲公英亦解脾胃脈毒脈,大青葉解心脈毒脈;魚腥草解肺脈毒脈;

火麻仁1克→1/29克,大便乾硬,稍用潤下藥,攻下或潤下藥的比例起始用1/30,穩穩地幫患者解決問題就好;

川牛膝1克→1/29克,下肢不適,引藥力至下肢;

栝蔞仁3克→3/29克,肺脈第四層稍緩稍滑,外候又稍有痰,用一些寒性化痰藥,栝蔞仁還可以助潤腸通便;

炙甘草1克→1/29克,緩和諸藥;

所以患者這次的下肢不適是急性毒痺,可以和前幾次比對一下。

患者此次就診,上呼吸道的不適外候是:咳嗽、咽不適、稍有痰、已多日,有的說法是會將上呼吸道的外候分風寒風熱,這個其實不ok,要從脈象來分,這邊是風毒引起。





2023/02/10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210確診後咳嗽,有痰,色白,質濃稠;舌尖麻麻的;左下肢不適有緩和目前上梯還有困難稍較無法用力;大便近日幾乎每天排出有偏軟;」

討論
患者毒痺緩和了,但舌尖麻麻的也可以算是毒病機的表現(撇除外感風毒的外感外候外,毒病機的表現有二大類型:皮膚系統&神經系統,舌頭麻可以算是神經有受到影響);大便有排出且偏軟;
上呼吸道不適還有,痰量有較多;脈圖來看,諸毒脈緩和,溼熱脈象轉明顯;


蒲公英10克、栝蔞仁4克→14/29克,這個是鞏固上次的外候與病機續重點開藥,雖然脈象已無毒脈;

忍冬藤3克、絡石藤3克、川牛膝2克、紅花1克→下肢還有不適,溼熱脈象明顯,用解溼熱痺的藥物,引藥至下肢,稍用活血藥;

滑石水飛散2克→2/29克,大便偏軟,右關脾胃脈有濕熱,用點滑石;

西洋蔘3克→3/29克,心氣虛,補心氣。

炙甘草1克→1/29克,緩和諸藥;

患者68公斤,此次用藥29克。

可惜患者後續沒有再回診,無法呈現出上呼吸道不適應由脈象判斷病機,這個部分可以先保留,不過這個患者這幾天的資料還是有許多值得參考的地方。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火旺外候重用溫藥

中醫學的基本原理

脈象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