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積病例轉外感

食積病例



脈圖符號意義看這邊藥物劑量概念看這邊

寸關尺的位置浮中沈的正確定義

掌握脈象資訊傳送門正確的基本原理

其它概念傳送門

先有以上的基本知識,才好吸收下面的病例經驗。

分享的病例符合三大原則:藥量充足、前後對照、規則統一,這樣大家才能放心使用病例裡用到的治療規則。

藥量充足,才能確定藥物的偏性有發揮作用;前後對照,這樣才客觀;規則統一,確定理論與技術體系確實存在可使用,不是單一病例。






女;47歲;78公斤;xxx97; 

2024/04/30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430:近幾個月消化不良,吃完東西後腹脹氣嚴重人會很不舒服,大便每天都有排,大便軟散不成型;月經已二個月沒來;下肢容易水腫。」


討論

消化不良的症狀明顯,吃完東西後特別不舒服,右關脾胃脈左關肝脈又都沈下去,這是食積病機的表現;腸胃不適容易影響大便狀況,大便軟散不成型,水腫,緩脈多處,這是溼氣重病機。



用藥

神麴3克、山楂3克、麥芽3克、萊菔子3克→12/33克,食積病機存在,重用消食藥;

石膏8克→8/33克,右關沈滑脈有火旺病機,用一些石膏;

茯苓10克→10/33克,用茯苓解溼氣重病機;

青皮1克→1/33克,兩關沈,加一些理氣藥;

牡丹皮1克→1/33克,舌下絡脈青紫,用一些牡丹皮;

炙甘草1克→1/33克,緩和諸藥。

患者體重78公斤,此次用藥33克,藥量在普通範圍內。






2024/05/17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517:後來去出差沒有即時回診;目前飽食還會腹脹,偶會腹脹到疼痛,消化時間需時較長,大便正常,每天都有排便,近日大便有幾天大便有條狀成型,食欲正常;下肢還會水腫;工作壓力大。右側腰後背容易痠痛,發作時疼痛明顯會持續一段時間;易口乾;」


討論

外候描述前後對比,看來有改善一些;脾胃脈仍是沈在第四層,參酌外候,食積病機仍存在;這次就診左關有浮滑脈風熱病機表現跑出來,肢體疼痠痛可以是風熱病機的表現;緩脈與水腫都是溼氣重的表現。

任何火氣都可以表現口乾,溼熱病機也可以←這邊沒有實際證據,謹供參考。


用藥

連翹9克→9/33克,處理左寸浮滑脈風熱病機;

神麴2克、山楂2克、麥芽2克、萊菔子2克、陳皮1克→9/33克,判斷食積病機仍存在,消食藥仍重用;

石膏6克→6/33克,有滑脈火旺病機,用些降火藥;

茯苓6克、白朮2克→8/33克,有一些緩脈,用些袪溼藥,白朮這邊不確定,當下可能有些外候沒有紀錄到,例如:平時容易大便軟、腹瀉;

炙甘草1克→1/33克,緩和諸藥;

患者78公斤,此次用藥33克,藥量在普通範圍。






2024/06/01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601:腹脹有比較好,還會脹較之前緩和脹氣的感覺消掉的速度有比較快,大便會偏軟散,偶條狀成型,每天都有排便;口渴;腰背疼痛有比較好;晨起眼皮會有浮腫感;工作壓力大持續;近日有感冒的感覺,三個月沒月經昨日有一點點深咖啡色;小便正常;今晨起會喉嚨乾痛;」


討論

食積外候改善;大便偏軟散,脾胃脈沈稍緩,有溼氣病機;近日有感冒的感覺,晨起會喉嚨乾痛,右關脾胃脈浮滑,這些是風熱病機的表現;兩尺緩脈有溼氣病機,可以對應晨起眼皮有浮腫感;

注意一下,上次就診左寸浮滑脈加外候腰背不適的風熱病機表現已消失,外感病機造成的筋骨不適一直普遍地被忽略。


用藥

金銀花19克→19/33克,處理右關脾胃脈浮滑風熱病機;

神麴1克、山楂1克、麥芽1克、萊菔子1克→4/33克,再稍鞏固食積病機;

茯苓6克→6/33克,右關兩尺稍緩或緩脈,外候大便偏軟散,溼氣病機明顯,用一些茯苓;

牡丹皮2克、石膏2克、天花粉2克→6/33克,有一些滑脈火旺病機,用些降火藥,口渴就用些天花粉;

桔梗1克→1/33克,喉嚨有症狀要加用桔梗;

炙甘草1克→1/33克,緩和諸藥。

患者體重78公斤,此次用藥37克,應該是症狀較明顯,所以提昇藥量等級。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火旺外候重用溫藥

中醫學的基本原理

脈象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