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治療過程食積病機發生
外感治療過程食積病機發生
先有以上的基本知識,才好吸收下面的病例經驗。
分享的病例符合三大原則:藥量充足、前後對照、規則統一,這樣大家才能放心使用病例裡用到的治療規則。
藥量充足,才能確定藥物的偏性有發揮作用;前後對照,這樣才客觀;規則統一,確定理論與技術體系確實存在可使用,不是單一病例。
女;38歲;65公斤;xxx40;
2023/12/01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1201諸症狀況滿好的;食欲佳,大便正常較之前之常很多,約二日會出現大條大便,有較易口渴;近日較早睡;」討論:
外候還好,脈象有肝系風熱病機、左寸心系&左尺腎陰濕氣病機、右關脾胃系火旺病機,這種狀況就照脈象來開藥。
用藥:
連翹8克→8/25克,處理左關浮滑脈肝系風熱病機;
茯苓8克→8/25克,處理左寸心系左尺腎陰系濕氣重病機;
知母4克、牡丹皮1克→5/25克,知母處理右關脾胃系火旺病機,牡丹皮處理左關滑脈火旺病機;
白朮3克→3/25克,這是從患者病史中判斷的專武用藥,患者長期有脾胃系氣血虛或血虛病機,不是一派攻藥中就要加補藥,沒有這個規則,要看患者的反應來決定一派攻藥中要不要用補藥;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患者體重65公斤,此次用藥25克,在普通藥量範圍。
2023/12/08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1208最近還好,今日有消化不良感覺,今中午右上腹稍有疼痛感持續至下午,大便尚可,有成型條狀,偶排氣味較重,會口渴,目前稍有反胃感,納可;近日眼屎較多;昨晚晚睡;」討論:
就診當日有一些腸胃不適的狀況,右關脾胃脈判斷是虛火病機,左關肝系有浮滑脈風熱病機,腸胃不適通常要處理右關脾胃脈的病機現象,但左關肝系也要注意,中焦的概念。
右寸右尺脈象沈下去,也許有氣滯病機存在,可能當下問不出相對應的外候,而決定下藥時先不處理。
用藥:
杭菊12克→12/25克,處理左關浮滑脈風熱病機;
知母4克、白朮3克、黨蔘3克→10/25克,處理右關脾胃脈虛火病機,病機的存在是用藥物或食物的偏性來測定的,不是單純看什麼樣的脈象來決定的,但是我們看脈象要有這個脈象最常見的病機是什麼&次常見的病機是什麼&次次常見……的概念。
山楂1克、神麴1克→2/25克,外候有消化不良,用點消食藥;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患者體重65公斤,此次用藥25克,藥量在普通範圍內。
小提示
上次就診和此次就診的病機現象差異很大,雖然外候的變化有點明顯,但光從外候的變化不足以好好開藥,掌握脈象的資訊很重要。
2023/12/15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1215六天前開始頭痛,斷續發生,昨日早上緩和,目前有頭痛欲復作感,疑似跟天氣有關係,流汗後會更容易冷到;大便尚可,食欲普通;眼睛比較乾;吃油膩食物大便會較臭一直放屁;」
討論:
主訴頭痛+左關浮滑脈明顯,這是左關肝系風熱病機的表現;右關脾胃系亦有浮滑脈兼稍無力,腸胃道狀況不明顯,綜合判斷,患者的右關可以有氣虛或氣血虛、風熱、虛火等三個病機,
用藥:
金銀花5克、薄荷4克、杭菊5克→14/25克,處理兩關浮滑脈風熱病機;
知母2克→2/25克,稍處理一下火旺病機,復盤看來,這邊牡丹皮、知母各1克應該更合適;
白朮3克、黨蔘2克→5/25克,顧一下脾胃脈的虛性病機;
山楂1克、神麴1克→2/25克,外候有對油膩食物消化不良,用些消食藥;
枸杞子1克→1/25克,有外候眼睛比較乾,用點枸杞子;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體重65公斤,此次用藥25克,藥量在普通範圍內。
小提示
患者這次要考慮的參數比較多,外候的描述足以提示外感病機為主,但當下大概是判斷不到主導的地位,所以用藥時還考量了病史、其它外候的用藥。
2023/12/22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1222頭痛,幾乎每天都有發作,目前微微頭痛剛剛發作,今天整天戴著毛帽;大便尚可;眼睛狀況普通晚上比較乾,會很想睡覺;前天吃大餐之後肚子一直覺得飽飽的;前二天頭痛較明顯」
討論:
頭痛持續發作,而且前天吃大餐後飽脹感一直持續,也加重了頭痛外候。
大餐後腹不適且脈象有沈下去,是食積病機的表現,注意一下,這邊是左關肝脈沈下去,中焦的概念,這樣也可以算。
所以這次就診要處理患者食積病機,和脈象上和外感有關的病機(這次是毒脈毒病機),和兼顧其它一些脈象、病史上的小病機。
用藥:
神麴3克、山楂3克、萊菔子3克、麥芽3克→12/25克,食積病機明顯,重要消食藥;
蒲公英3克、白花蛇舌草3克→6/25克,解左關左尺毒脈毒病機;
知母3克→3/25克,稍處理右關脾胃系火旺病機;
白朮1克→1/25克,這是病史中觀測出來的用藥,患者長期有脾胃血虛或氣血虛病機;
黃耆1克→1/25克,稍處理右寸虛脈氣虛病機;
蔓荊子1克→1/25克,引藥力到頭部,其它用藥看起來沒有這個作用,就加一點引經藥;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體重65公斤,此次用藥25克,在普通藥量範圍,當下大概判斷外候不到嚴重的程度。
小提示
食積病機的脈象沈下去,也可以在左關肝系,使用了中焦的概念。
通常是處理慢性病,忽然來一個外感而先去處理外感,這邊是處理外感時,突然來了食積病機(外感病機亦有變化,風熱→毒,毒病機也是常見的外感病機),而先處理食積病機。
處理的原則是一樣的,後發生的較嚴重的要先處理,諸症都不嚴重時,要考慮兼顧存在病史的慢性病機。
2023/12/26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1226頭痛還會斷續發作,部位:兩側→後腦杓左側,沒有很痛但不太舒服,整天都戴帽子,睡覺也戴,拿下帽子會覺得頭很涼;腹部感覺滿正常的;」
討論:
外候看來是外感病機頭痛為主了,脈象表現也吻合,雖然左關的浮滑脈是稍無力,但依舊可以是主要病機←這個概念之前講過了。
用藥:
薄荷12克、連翹7克→19/25克,左關浮滑脈風熱+頭痛,重用薄荷,這邊要全用薄何個人是沒意見,當下可能有問到其它考量,不確定;
知母2克、梔子2克→4/25克,稍處理諸滑脈火旺病機;
葛根1克→1/25克,頭痛以後側為主,用點葛根;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體重65公斤,藥量此次亦在普通範圍內。
小提示
食積病機消失了,毒病機也消失了,改以處理常見的風熱病機頭痛為主。
2023/12/29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1229近日頭痛不太發生;腹部狀況可以,大便正常,偶顆粒狀;疲勞感較明顯,工作量較大;會口渴;被吵醒i會多夢;飽食會腹稍較大,腹堵感;」
更正:「……被吵醒而會多夢……」
討論:
疲勞感較明顯可以是外感的表現,通常是毒病機,但這邊有工作量較大的描述,就不一定是外感的表現;諸火病機都可以表現口渴;睡眠品質不佳、腸胃有狀況都可以是外感的表現;
用藥:
連翹12克→12/25克,處理左關浮滑脈風熱病機;
石膏2克、天花粉2克、牡丹皮2克→6/25克,稍處理一下諸滑脈火旺病機;
白花蛇舌草2克→2/25克,右尺有毒脈毒病機,用些解毒藥;
茯神1克→1/25克,睡眠品質不佳,心脈有稍緩脈,用些茯神,第三層稍緩脈可以看成是平脈範圍內,這邊應該是患者強調多次;
神麴1克、山楂1克→2/25克,飽食有腹不適外候,用些消食藥;
白朮1克→1/25克,這是由病史而續用的補脾胃氣血虛用藥,患者的專武,有些患者是這樣的;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體重65公斤,此次用藥25克,在普通範圍內。
2024/01/05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2024/01/05前天大前天下午會頭痛,疑似工作場所較悶,近三天腸胃不太好,有腹痛,似欲腹瀉感,食欲佳不太覺得飽,食後會腹不適脹氣明顯,大便偶條狀或顆粒狀;口渴明顯一直想喝水;」
討論:
外候是腸胃炎發作,然後頭痛又被併發,脈象兩關浮滑可以對應,較特別的是有些濕氣病機,可以對應欲腹瀉感。
用藥:
金銀花7克、連翹7克→14/25克,處理兩關浮滑脈風熱病機,對應外候腸胃炎、頭痛;
知母2克、天花粉2克、牡丹皮1克→5/25克,稍處理諸滑脈火旺病機,口渴明顯用些天花粉;
神麴1克、山楂1克、麥芽1克→3/25克,食後會腹不適,用些消食藥;
茯苓2克→2/25克,左寸心脈左尺腎陰脈有稍緩脈溼氣病機,用些茯苓;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體重65公斤,此次用藥25克,在普通範圍內。
2024/01/13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113六天前開始腹瀉四天,伴腹痛,有服止瀉藥,昨日開始症狀緩和;近二日食欲可以;目前稍有腹痛;今晨大便有成型;飽食會稍脹氣」
討論:
外候是病毒性腸胃炎,嚴重發作時,患者有服止瀉藥,看來狀況有嚴重發作過,脈象是兩關浮滑風熱病機造成的病毒性腸胃炎,左尺有稍緩脈,患者有溼氣病機。
這次雖有腸胃炎復發,但沒有頭痛伴發,這邊注意一下。
用藥:
金銀花7克、連翹8克→15/25克,處理兩關浮滑脈風熱病機;
知母2克、牡丹皮1克→3/25克,有滑脈火氣病機用點降火藥;
神麴1克、山楂1克→2/25克,飽食稍脹氣,用點消食藥助消化;
茯苓2克→2/25克,左尺有濕氣病機,用些祛溼藥;
白朮2克→2/25克,患者病史有隱藏脾胃血虛或氣血虛病機,用點白朮;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體重65公斤,此次藥量25克,在普通範圍內。
2024/01/20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120:狀況還不錯;昨晚喝咖啡後沒睡好,覺身熱;吃草莓大福會腹不適酸酸的感覺,吃日式麻糬會腹不適;已無腹脹氣;大便正常;」
討論:
咖啡是熱性,茶葉類的茶飲是涼性,一定要飲用的話,可以這樣基本鑒別;茶葉類的茶飲長期飲用會生痰溼病機。
患者沒什麼外候,這次就要看脈象來下藥,較特別是的左寸有浮滑脈風熱病機突發生。
用藥:
金銀花4克、連翹13克→17/25克,處理諸浮滑脈風熱病機,左寸近大筋處的浮滑脈這次看來很明顯;
知母2克、牡丹皮1克→3/25克,有一些滑脈用點降火藥;
神麴0.5克、山楂0.5克→1/25克,吃特定食物有腹不適感,用些消食藥;
茯苓3克→3/25克,左尺腎陰脈有稍緩脈象,用些祛溼藥;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體重65公斤,此次用藥25克,普通範圍內。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127:六天前有頭痛,隔天沒去上班,之後就好了,昨晚吃完晚餐後上腹痛,目前已緩和,今早餐後有消化不良感;口渴;昨日便秘,大便不暢很辛苦,昨日食後有消化不良感,近日食欲正常;前天有爬山流汗多。昨日大便乾硬;會眼睛癢;」
討論:
看來上次就診的左寸近大筋處的浮滑脈風熱病機,後來是發生頭痛來表現,所以寸部內側靠近大筋處的浮滑脈,有病機上的意義,把脈要把出來。
患者目前是腹部不適較明顯,大便會乾硬會便秘,參酌脈象,脾胃脈寬度有縮小,這是血虛病機的表現(我們會使用的符號,對於辨識脈象的明顯特徵,都很有意義)。
這次的病機現象是左關浮滑脈風熱病機為主,併同一些其它小病機,外候表現在腸胃道上以及眼睛癢,左關也可以反應腸胃道的狀況。
用藥:
杭菊7克、連翹7克→14/25克,處理左關浮滑脈風熱病機,左關浮滑風熱+眼睛不適=杭菊;
知母3克、牡丹皮2克→5/25克,針對諸部滑脈,用點降火藥;
神麴0.5克、山楂0.5克→1/25克,外候有食後消化不良,用點消食藥;
當歸2克、大棗1克→3/25克,右關脈部寬度縮小,血虛病機的表現,用些脾胃系補血藥;
茯苓1克→1/25克,左寸有稍緩脈,用些祛溼藥;這邊補血藥和祛溼藥同用都是有明顯證據的;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患者體重65公斤,此次用藥25克,在普通範圍內。
2024/01/31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131:前藥服之大便順暢滿多;今晨稍有頭痛,後來沒有痛起來;前次就診後隔天偶有腹痛腸胃蠕動較快;目前大便一日二至三行,目前容易有便意,目前會一次大便較多一點。偶有腹脹氣」
討論:
從患者的反應,看來上次的處方很ok,補血藥和祛溼藥是可以同用的,不要自行腦補補血又祛溼,就會怎麼怎麼樣的。
患者這認脾胃脈有澀脈,也可以是血虛病機的表現。
這次的病機現象是左寸左關浮滑脈風熱病機+一些滑脈火氣病機+右關脾胃脈澀脈血虛病機。
患者的頭痛發作是越來越不明顯,和一開始的幾次就診狀況不一樣。
用藥:
杭菊7克、連翹8克→15/25克,處理左寸左關浮滑脈風熱病機,復盤來看,這邊用杭菊也許當下有問到一些眼睛的症狀,如果完全沒有眼睛症狀,這邊連翹要用到15克個人是沒意見的(開給自己吃的藥常常這樣)。
知母2克、牡丹皮1克→3/25克,有滑脈火氣病機,用些降火藥;
神麴1克、山楂1克→2/25克,這邊不確定原因,可能是要鞏固一下消食的作用(畢竟連續幾次都有用消食藥),也可能是要過年了患者拿兩週的藥,一定會大吃大喝,所以開一些消食藥;
當歸1克、大棗1克→2/25克,脾胃脈還有血虛病機,用些脾胃系補血藥;
茯苓2克→2/25克,這邊復盤就真的不確定了,實務上患者病情好轉後的用藥也常是比較難處方的,大概是舌根突然厚苔明顯,開一些茯苓觀察看看;觀察比對久了,觀察舌象真的是輔助性質;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小結
1.這份病例資料是處理外感過程中,來了一個食積病機而先處理食積病機,通常是處理慢性症狀或病機過程中來了一個急性外感,而要先去處理急性外感病機。
2.患者最初幾次就診容易頭痛發作,後來就較少發作或併發。消炎止痛藥的角色就是症狀藥,使用的方式就是症狀嚴重時使用一下,病毒感染還是要以抗病毒藥使用才是對症下藥,只是天然抗病毒藥材和食材的使用,很重視脈象的觀察和病機現象的判斷。
3.真的會觀察脈象會把脈,就要能夠分享像這種因為脈象變化而大幅度改變用藥方向的病例,且病例是使用大劑量單方藥為前提,實際情況是這樣。對於接觸醫術有興趣的話,要注意一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