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熱頭痛緩和後發生顳顎關節不適

風熱頭痛緩和後發生顳顎關節不適


脈圖符號意義看這邊藥物劑量概念看這邊

寸關尺的正確位置浮中沈的正確定義掌握脈象資訊傳送門

正確的基本原理其它概念傳送門

(先有以上的基本知識,才好吸收下面的病例經驗)




女;74歲;50公斤;xxx81;

2024/03/02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302:近日諸症尚可;血壓近日尚可,還會上上下下,上下差異有較小;昨日夜尿0200之後就要睡不睡;皮膚狀況有進步偶會發癢;偶咽癢而咳次數較少;大便進步有成型,一日二至三行。會口渴;較不疲勞;」


討論

外候的描述是之前有皮膚癢還沒完全好,脈圖顯示的病機是風熱夾火旺,

金銀花8克、連翹7克→15/25克,解兩關浮滑風熱病機;

知母2克、天花粉3克、牡丹皮1克→6/25克,處理諸脈火旺病機,有口渴外候,用點天花粉,注意一下力道大小的符號,牡丹皮是刻意用量相對較小的;

茯苓2克→2/25克,患者之前常常大便不成型,雖然現在緩和了,但仍稍用茯苓持續鞏固療效;

白鮮皮1克→1/25克,皮膚癢仍是主要症狀,用點白鮮皮把藥力引到皮膚;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患者體重50公斤,此次用藥25克,復盤看來,也許藥量不用這麼多。








2024/03/05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305:前天吹風身冷明顯,打完太極後有吐,晚上刷牙後上吐下瀉,水瀉狀;前藥味苦;口渴緩和。」

討論

吹到風感冒了,症狀是身冷、上吐下瀉;

金銀花6克、連翹11克→17/25克,處理兩關浮滑風熱病機,這邊是刻意連翹用得比金銀花多很多,上次就診則是刻意金銀花比連翹多1克;右關脾胃脈的異常病機比較常表現出腸胃不適,但是左關肝脈的異常病機也是可以表現出腸胃不適的,這也是偶爾會遇見,古人是說這兩個位置都是中焦來解釋;

知母2克、天花粉1克、牡丹皮2克→5/25克,處理火旺病機,不過患者這次就診主要症狀是外感風熱,所以處理火旺病機的藥量要減少(跟前次就診相比對);

茯苓2克→2/25克,有腹瀉,仍用點茯苓;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患者體重50公斤,此次用藥25克,有外感用這個藥量可以接受。






2024/03/08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308:頭暈頭痛,頭頂及後頭痛,眩暈感,躺下不適整個暈掉明顯,前藥有提早多服,好像有比較好;大便今晨起排便量少,腹有腸鳴,飲食正常。會口渴;目前全身無力感;」


討論

上次就診後,病發了,頭暈頭痛明顯,患者主動把上次的藥多吃;脈圖的判斷,浮滑脈浮得比之前更明顯了,也有脈象沈到第四層去,且右寸肺脈火旺更有力,表示身體真的在打仗了,病發無誤;

金銀花14克、連翹7克→21/29克,金銀花處理右關浮滑脈風熱病機,連翹處理左寸左關浮滑脈風熱病機;

知母2克、天花粉2克→4/29克,有火旺病機,用點降火藥,這邊有一個小重點是雖然此次患者就診力道較之前大,但重點病機在風熱,所以處理火旺病機的藥量並沒有增加;

茯苓1克→1/29克,患者平時常大便軟,上次就診的主訴有腹瀉,茯苓持續保留1克,

蔓荊子1克、葛根1克→2/29克,蔓荊子引藥力到頭部,葛根引藥力到後頭部;

炙甘草1克→1/29克,緩和諸藥。

患者體重50公斤,此次用藥29克,身體是真的處於病發打仗的狀況。






2024/03/13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313:諸症尚可,頭痛緩和,近日平時會頭痛的狀況有比較好;大便有比較成型,晨起第一行偏軟偶不成型;口渴還會。下腰背偶會有不適感,今天跑步五公里行走三公里,剛有去重量訓練;左下排牙齒目前咬合會有不適感,常會咬到舌頭,按壓左翳風穴會稍有不適感;」


討論

然後患者頭痛就緩和了,連平時會頭痛的狀況也改善了,症狀有:下腰背不適、牙齒咬合有不適感、左後項翳風穴處按壓有不適感、常咬到舌頭常是口腔有發炎處腫脹而咀嚼咬合不利落正常;

脈圖看來左寸浮滑較之前明顯,也許新發生的諸般口腔不適是左寸心脈浮滑風熱病機的反應;

金銀花7克、連翹10克→17/25克,連翹處理左寸浮滑風熱病機,金銀花處理右關浮滑風熱病機,因為判斷左寸浮滑風熱病機與外候新發生的口腔諸般不適是此次下藥的重點,所以連翹用量比金銀花重,

但右關浮滑風熱病機所表現的頭部不適這次就診還有以左後項壓按不適來表現(這個判斷有參酌前幾次病史),所以金銀花的用量雖有較少,但沒有少很多;

知母1克、天花粉3克、牡丹皮1克→5/25克,諸脈有火旺病機,外候口渴還有,所以天花粉的用量比例有較大,但整體降火藥的藥量不是此次下藥的重點,所以降火藥的藥量並不多;

茯苓2克→2/25克,患者晨起大便還偏軟,續用一些茯苓祛溼氣病機;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患者體重50公斤,此次用藥25克。






2024/03/16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316:左下巴顳顎關節疼痛,張開困難會疼痛,牙醫:沒辦法,只能止痛、消炎、肌肉鬆弛;大便還好,晨起大便比較水一點。口渴;」


討論

然後換顳顎關節疼痛,不好張開口,比對脈圖,右關浮滑脈有浮得更明顯,左寸浮滑脈仍有,症狀明顯時,脈象的反應都會是這個嚴重症狀的相關資訊,這邊要判斷成右關浮滑風熱病機+左寸浮滑風熱病機都導致顳顎關節疼痛嚴重發作;

升麻10克、連翹8克→18/25克,升麻處理右關浮滑脈風熱病機,這邊用升麻的原因是升麻可較處理牙齒相關部位的外候,連翹處理左寸浮滑風熱病機;

知母1克、天花粉2克、牡丹皮1克→4/25克,諸脈有火旺病機,用些降火藥,有用天花粉處理口渴外候;

茯苓2克→2/25克,晨起大便比較水一點,用些茯苓袪溼氣病機;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患者體重50公斤,此次用藥25公克,算是一般有外感病機的用藥量。






2024/03/19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319:左下巴左顳顎關節處不適感好多了,咬合無不適感;近日眠差,睡得不安穩;大便有進步很多,較成型,已不至於水瀉;易口渴持續;偶易流眼水。」


討論

顳顎關節不適的外候好多了,換成眠差不好睡,還會口渴,眼睛有不適症狀;

脈圖來看,心脈浮滑風熱病機消失了,右關浮滑風熱病機持續存在,左關浮滑脈風熱病機發生,所以顳顎關節發炎應該可以判斷是心脈浮滑風熱病機的表現;

外感都可以導致眠差,兩關浮滑風熱病機也可以;

這次就診的判斷是兩關浮滑脈風熱病機為主,伴隨一些諸脈火旺病機,脈圖與外候都吻合;

升麻10克、杭菊7克→17/25克,處理兩關浮滑風熱病機,左關浮滑風熱病機+眼睛不適=杭菊;

知母2克、天花粉3克、牡丹皮1克→6/25克,處理諸脈火旺病機,還有口渴,續用天花粉;

茯苓1克→1/25克,大便雖有改善較成型,不過續用一點茯苓鞏固療效;這邊可以比對一下,連翹為什麼馬上換掉(急性,心脈風熱消失,顳顎關節炎明顯改善),茯苓為什麼續鞏固(慢性);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患者體重50公斤,此次用藥25克。




小結

1.這個病例雖是幾個小症狀的轉變,但根據脈象與外候特徵的掌握調整用藥的比例變化導致療效的差異,不敢說100%完美,但應該有值得參考的地方。

2.根據症狀與脈象的變化調整藥量的取捨加減,這就是一般常見小狀況的處理情形,這也是這個技術要特意著磨的地方;小症狀來來回回調整來調整去處理久了,再回頭看古書,就會明瞭,古代醫書記載的是少見狀況與應注意狀況的提點。

3.雖說是小狀況,有的人會說消炎止痛吃一吃就好了,何必像這個技術這麼麻煩地處理呢?其實用消炎止痛藥壓症狀等病痛自己好與用這個技術把症狀處理好是不同的,患者是可以感受得出來的。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火旺外候重用溫藥

中醫學的基本原理

脈象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