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而外感

天冷而外感

這兩天氣溫驟降,剛好可以來討論天冷而外感的簡單狀況,這篇主要是討論小感冒。

天氣突暴冷而外出,鼻涕(較黏或較稠)或鼻水(質清如水)很容易就流出來了,有的人是流鼻涕,有的人是流鼻水,有的人是先流鼻水再流鼻涕。

常見狀況是流鼻水自己滴下來常是風寒,流鼻涕常是風熱或風寒加裡熱,可以每次小感冒就觀察脈象,共通點是脈會浮起來,或脈部浮起來的位置比平常的更多;不過不建議在外候上太過強調分別病機,在脈象的掌握上下功夫才是王道。

小提醒,不要忘記觀察兩寸內側大筋旁的狀況,浮起來可以是浮弦細風寒,也可以是浮滑風熱,補充一下,通常兩寸內側大筋旁這個位置,我們通常是觀察到第一第二層,頂多觀察到第三層,不會有第四層第五層(這個位置太淺了)。

有的人是不浮,而是毒脈表現出來,或比平常表現得更明顯。

所以用古人的說法,感受寒氣,常見會跑出來的病機有:風寒、風熱、風毒。

治法就部落格上講的這些,藥丟下去效果就會跑出來(普通感冒二千年前就有很好的處理方式了);小提示,丟一兩味大劑量對證的藥物就好,比較好觀察與體會,這才是這個技術最原始的形態。


然後來講一些其它療法。

一、沖(或泡)熱水澡會狀況改善嗎?會,大家都有經驗,有需要分風寒、風熱、風毒嗎?不用,用術語來描述,我們可以說,沖(或泡)熱水澡有發表的作用;老一輩的人小孩感冒要多蓋被子把汗逼出來,道理如同。

二、喝薑湯會改善嗎?會,大家都有經驗,所以薑有發表的作用(應該沒有人會用乾薑煮薑湯)。

三、吃麻辣鍋會改善嗎?有的人會,吃點辣椒外感的狀況會改善,所以辣椒有發表的作用在。

四、好好睡飽一點會改善嗎?會,大家都有經驗,所以不理外感,純粹交給免疫系統,這些小狀況也常常會改善;不過有的人不見得會好完整就是了,沒有好完整就變成所謂的過敏(科技醫學的說法)。

上面四個例子講的日常經驗,都是在不分風寒、風熱、風毒都可以改善,很多人還會好的完整,畢竟只是輕微小感冒。

上上面前三個例子講的是不同的發表作用,所以有發表作用的藥材或食材,例如蔥白、蒜頭(蒜頭雞湯),都可以可以解輕微的外感,就算脈象是浮滑風熱病機、毒脈風毒病機,也是可以改善,有的人也甚至這樣就好了。

結論,只要做到發表或休息,一些輕微小感冒就會好起來了。

這也給了套招醫師(脈象掌握程度不佳,有收集一些用單味藥的招,會有一些取效的病例,不過終究只是套招,需要靠脈象的掌握來應對的病況完全不行。)取巧的地方,弦細脈不用定義嚴謹,毒脈不用講究,過敏或小感冒一律丟一些藥物,常常是風寒類的藥物,取其「發表」的偏性作用來發表一下,但因脈象掌握不佳,忽視藥材其它偏性對患者的影響;患者會改善嗎?會,會好得完整嗎?看運氣,不會全部,長期這樣服用會讓身體更不健康嗎?看運氣,風熱病機或風毒病機的過敏患者長期下來會更不健康。

幾千年前的老祖宗一定是先從發現有些食材有發表的效果,可以處理小感冒,後來發現光這樣的分類還不足以處理明顯感冒與重感冒,畢竟病情越嚴重,用藥就要越精準,那就需要更多規則,要靠觀察脈象來分辨風寒、風熱、風毒。

這篇文章的內容,可以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觀察與體會到原始的發展過程,方法也可以拿來應對輕微小感冒。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火旺外候重用溫藥

中醫學的基本原理

脈象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