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熱夾溫燥夾咽痛
風熱夾溫燥夾咽痛
男;59歲;63.5公斤;
2023/12/11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1211前二天感冒,咳嗽,有痰,咽癢而咳,會咽痛,有鼻涕,身體有點痠痛,大便較稀,疲勞感明顯,昨天有發燒=37.8,頭痛;」
討論:
有看過痺症(筋骨病)總論的話,感冒患者主訴中看到關於筋骨不適的描述,腦中的處理思緒就不會卡卡的了;咽癢而咳→有燥病機;會咽痛→要考慮要不要加針對咽痛的解毒藥(山豆根、桔梗、馬勃、板藍根、大青葉、射干…);剩下的外候都是外感病機的表現;
第二層浮滑脈通常是風熱病機,要判定為虛熱病機,虛病機要先存在;
金銀花12克、連翹6克、桑葉6克、川牛膝0.5克→24.5/33克,解左寸、兩關、兩尺浮滑風熱病機,川牛膝引左關風熱藥物到右尺;
茯苓3克→3/33克,解左寸沈緩脈,亦對治大便較稀外候;
大青葉3克→3/33克,稍解咽痛外候;
麥門冬2克→2/33克,涼潤溫燥病機,外候咽癢而咳;涼潤藥物的總比例=桑葉6克+麥門冬2克=8/33克;
炙甘草0.5克→0.5/33克,緩和諸藥;
患者63.5公斤,此次用藥33克,算是感冒時的用藥劑量,
2023/12/14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1214鼻塞頭痛好了,目前剩下咳嗽有痰,咽癢明顯而咳;大便正常;」
外候好多了,咳嗽有痰可以是風熱病機的表現,咽癢明顯而咳是燥病機,參酌脈象後,判定是溫燥病機的表現;
外感浮起脈象可以六脈皆表現,這邊是一個例子,也不是浮起越多部就越嚴重,這個例子也可以看到;
金銀花4克、連翹4克、桑葉8克、川牛膝0.5克→16.5/29克,解六脈上的風熱病機,外候也還有風熱病機;
麥門冬5克、石斛5克、枇杷葉2克→12/29克,涼潤溫燥病機,有痰用點枇杷葉(潤燥、性平、化痰、下氣),涼潤藥的比例:12+桑葉8克=20克>解風熱藥物16克,參考一下;
炙甘草0.5克→0.5/29克,緩和諸藥;
患者體重63.5公斤,此次用藥29公克,感冒緩和後的藥量。
2023/12/25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1225感冒已經ok,還有一點痰會想清喉嚨,前藥有清很多痰出來,目前痰濃稠色黃,之前更濃稠;目前年紀大似有更年期障礙問題,會累累的,疲勞感,xxxxx,提不起勁;大便正常,食欲還可以;平時會去健身房;」
外感的外候還有一些;前次下了大量涼潤藥,潤燥後生出很多痰而咳出,這個現象可以體會出前人定義燥症與潤藥的名詞用意,貼切,是吧!
患者脈象上的浮滑風熱病機還是很明顯,這是患者平時就有風熱病機存在,只是平時表現的是慢性的外候(或甚至是不表現外候),此次外感緩和後,脈象持續表現出有風熱病機的現象;
金銀花4克、連翹4克、桑葉5克、川牛膝0.5克→14.5/29克,持續解諸脈浮滑風熱病機;
麥門冬5克、石斛5克、枇杷葉5克→15/29克,潤藥繼續下大量,因為溫燥病機還有存在;
炙甘草0.5克→0.5/29克,緩和諸藥;
患者體重63.5公斤,此次用藥29公克。
2023/12/29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1229感冒有較好,聲音有較清楚,痰有較少;xxxxxxxxx;大便正常,食欲可以;胰島素阻抗指數(IR index)=3.1>1.9,空腹血糖=105>100,糖化血色素=5. 3;會疲勞;攝護腺肥大,排尿有點困難,夜尿一至二行;」討論:
患者此次主訴完全沒提到咳嗽,看來外感是結束了,接下來就是慢性症狀的處理,結果浮滑脈浮得比之前外感狀況時還要明顯,這是可以存在的,也是照著醫;所以對外候的觀察判斷要包括:病情加重、病情減輕、病情轉變、急性病或慢性病、特定病機要判斷出來(燥病機引起的咳嗽、中風患者活血破血化淤化痰、攝護腺肥大要化痰軟堅散結)←通常可搭配脈象來加強判斷。
金銀花10克、連翹10克、川牛膝0.5克→20.5/29克,解兩關左寸右尺浮滑脈象風熱病機;
生地黃2克、牡丹皮2克、知母2克、天花粉2克→8/29克,解諸脈火旺病機;
炙甘草0.5克→0.5/29克,緩和諸藥;
兩關浮滑脈久攻不下可稍加蟬蛻,感謝同道分享,這邊也給大家參考。
風熱病機久存是不是會引起外候:胰島素阻抗,可以再觀察。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