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歲老人家受傷(傷痺)

92歲老人家受傷(傷痺)

脈圖符號看這邊

劑量概念看這邊


男;92歲;55公斤;xxx11;患者偶爾會出現,來看一下他受傷的前後過程;

2022/03/03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
:「03/03近日較易腹瀉,大便偶似水狀;下眼瞼稍紅;有服安眠藥」


討論
主訴重點是外感而腹瀉,結膜炎;

金銀花8克、連翹9克、升麻3克、杭菊4克→24/29克,金銀花、升麻解右關脾胃脈風熱,連翹、杭菊解左關肝脈風熱;

知母2克、生地黃2克→4/29克,對諸脈降火;

炙甘草1克→1/29克,緩和諸藥;

兩尺浮弦細脈象,當下可能是先判斷為陰虛,有用生地黃先觀察一下,澀脈應該也是相同判斷;那陣子好像有在測試小病機的取捨程度。

患者55公斤,此次藥量29克,解外感又火旺明顯,有提昇藥量等級。





2022/03/09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3/09六天前被車撞傷,左大腿左膝疼痛,目前腫脹明顯,活動不利,還會疼痛;下眼瞼稍紅;下唇處有痤瘡發生會疼痛,左手有小紅疹會疼痛;」


討論
記得好像是上次就診回家時被撞傷,患者把前次的藥吃完後,拖了幾天才過來,風熱有稍緩和,不過復盤來看,當下應該是覺得外傷嚴重,決定此次就診先專心處理外傷;

川牛膝1克、茯苓4克、側柏葉2克、牡丹皮3克、丹參3克、鬱金4克、赤芍4克→21/29克,活血化淤藥隊(涼性,活血化淤藥分寒熱其實很重要哦!),有加利水藥(應該是腫起明顯利水藥就加多一些)與引經藥,七天內,稍加止血藥(涼性用側柏葉);

石膏2克、知母2克、生地黃2克→6/29克,對諸脈降火;

川楝子1克→1/29克,兩尺弦細脈持續存在,加點理氣藥(涼性)觀察一下;

炙甘草1克→1/29克,緩和諸藥;

患者55公斤,此次藥量29克。






2022/04/11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4/11夜尿約二至三次;有服助眠藥;下眼瞼會稍紅,眼睛乾需點眼藥水;目前大便較可」


討論
過了快一個月,患者才又復診;此次主訴完全沒紀錄到外傷的狀況,用藥也已完全不處理外傷,應該是痊癒,92歲老人家受傷活動不利,最慢一個月後完全可以不再處理,這樣是痊癒得快或慢,大家自行判斷,老人家最怕跌倒,從這個病例看來,似乎不見得如此。

細辛3克、杭菊5克、連翹5克、金銀花5克→18/25克,解諸脈風熱,右尺風寒(看來是觀察了三次,右尺弦細脈決定用細辛來解了);

知母2克、梔子2克、牡丹皮2克→6/25克,解諸脈火旺;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其實外傷是這個技術的強項,92歲老人家也不例外,好得不算慢(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實務上搞不好很快,患者外傷已經存在六天,就診後那四天藥吃完也許患者外傷病灶就好了),也可以好得完整,這個技術如果推展起來,也許老人家不小心跌倒,可以不算是什麼大礙。


附一下患者就醫紀錄日期,後幾次都沒再處理外傷;

受傷而導致的筋骨不適需用活血化淤藥處理的狀況,我們可以沿用古人的命名方式,稱為「傷痺」,這樣比較好溝通。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火旺外候重用溫藥

中醫學的基本原理

脈象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