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火痤瘡明顯伴毒痺腰痠
脈圖符號看這邊。
藥量的概念看這邊。
寫在前面:其實這是一個痤瘡發作嚴重的患者,治療過程面部痤瘡有漸漸緩和,不過那時沒有想到要拍照,畢竟痤瘡改善不會很少見,只是後來覺得這個病例值得分享,所以把資料整理一下,有興趣的人就斟酌想像吧。
男;15歲;48公斤;xxx67;
2023/02/14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214下午四點就會開始吐口水,伴畏寒,會昏睡,已近一年;坐時起身會腰痠伴稍疼痛;易緊張;痤瘡多;大便二至三日一行,稍偏乾硬;飽食腹脹不適不好消化;」
討論:其實外候有一些毒病機的表現:痤瘡、特定姿勢腰痠(毒痺概念)、昏睡(毒病機常表現外候疲勞感明顯、嗜睡之類,可以用神經系統受到影響想休息)、吐口水(奇怪的症狀描述,也會是毒病機的外候表現),脈一把,六部有五部有毒脈兼脾胃脈浮起,那就是解毒兼解外感為主了;
金銀花11克、大青葉2克、蒲公英2克、白花蛇舌草1克→共16/29克,解毒解右關脾胃脈外感風熱;
知母2克、牡丹皮2克→4/29克,諸脈火旺,加些降火藥,牡丹皮亦對痤瘡外候涼血活血;
貝母1克、皂刺1克→2/29克,痤瘡明顯,加些化痰排膿散結藥(解毒+降火+涼血活血+化痰軟堅+排膿散結=痤瘡外候藥隊,痤瘡的處理=脈象藥+外候藥;痤瘡要注意的是,也有脈象風寒的痤瘡,就組合會是荊芥or紫蘇+外候藥隊,這一種的要請患者停服抗生素,因為抗生素是苦寒藥,有風寒病機又用苦寒藥,效果會不好;也有脈象濕熱的痤瘡,用藥組合=解濕熱藥+外候藥隊;痤瘡的解法就這樣,會看到奇蹟,ex:十幾年的下巴痘痘,一兩個星期就消失;痤瘡在這個技術的守備範圍內。);
神麴1克、山楂1克→2/29克,不好消化,加些消食藥;
麥門冬2克、火麻仁1克→3/29克,大便乾燥,加些潤腸藥,麥門冬亦有降火功能;
澤瀉1克→1/29克,舌根苔厚又黃,加點澤瀉;
炙甘草1克→共1/29克,緩和諸藥;
體重48公斤,用藥29公克,有提升藥量等級,看來當時判斷患者狀況偏嚴重。
2023/02/23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223近日有感冒發燒,目前咳嗽有痰量多色白質黏,咽癢而咳;下午昏睡狀有減輕;大便較順暢;平時上午口渴明顯;」
討論:
最近有感冒發燒→有時候是這樣,下藥之後患者開始出現感冒症狀,因為免疫系統得到援軍,開始打仗,這很正常;其它症狀都緩和;看來治療方向還可以,就繼續處理;
連翹10克、金銀花6克、白花蛇舌草1克、穿心蓮3克→20/33克,清熱解毒兼解風熱;
貝母0.5克、皂刺0.5克→1/33克,對痤瘡外候化痰散結排膿;
牡丹皮2克、生地黃2克、石膏2克→6克/33克,對諸脈火旺降火;
麥冬2克、火麻仁1克→3/33克,對腸胃道潤燥,這次續鞏固療效;麥冬亦潤呼吸道處理外候咽癢而咳;
前胡2克→2/33克,有痰量多色白質黏;
澤瀉0.5克→0.5/33克,舌根苔厚又黃,加點澤瀉;
炙甘草0.5克→0.5/33克,緩和諸藥;
患者48公斤,此次藥量33克,較之又更提昇一個等級,大概是當下判斷感冒還沒完全好症狀偏嚴重。
2023/03/02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302痤瘡持續;晨起服藥後口苦明顯;大便順暢;上午口渴會較明顯;」
討論:
外候重點是痤瘡還有,還沒完全復元;
金銀花6克、連翹5克、蒲公英3克、白花蛇舌草1克→15/29克,對諸脈解毒解風熱;
知母2克、生地黃2克、牡丹皮2克→6/29克,對諸脈火旺降火,牡丹皮亦對痤瘡外候涼性活血;
皂刺0.5克、貝母0.5克→1/29克,對痤瘡外候化散結排膿;
荊芥3克→3/29克,解左關肝脈風寒,風寒亦會生熱生火而助長痤瘡,有的人看到患者痤瘡明顯又火旺,辛溫解表藥會丟不下去,不是這樣的,先把弦細脈定義搞定(其實弦細脈是少見狀況,儘量不要動不動脈圖就一堆弦細脈),當弦細脈出現時,相關病機的用藥就要丟下去(這邊是判斷風寒),藥量則是整體考量;
麥門冬1克、火麻仁1克→2/29克,對腸胃道潤燥,續鞏固,麥冬亦有降火作用,已無咽癢,麥冬藥量有較上次減少;
澤瀉1克→舌根苔厚又黃,加點澤瀉;
炙甘草1克→1/29克,緩和諸藥;
患者48公斤,這次藥量29克,有提升等級了;
右尺些微的弦細脈這邊整體考量,若是一點點風寒決定不下藥處理,也或許是判斷一點陰虛而生地黃可以顧過去;
個人在設定脈圖符號定義時,有保留不一定要下藥的定義及符號,這是必要的,保留思考的空間與彈性;
這技術的重點雖然是把脈開藥,但並不是照脈填藥,而照脈象下藥或不照脈象開藥,都是有明顯理由支撐的;
「法無定法」看似複雜,但都是有理由的,而理由全部都是
基本原理的延伸。
2023/03/09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309每次吃完藥後會臉很油,此次服藥後小便皆有藥物的味道;痤瘡持續,兩頰眉心處;大便順暢偏軟;今晨起後咽處疼痛明顯;稍有脹氣;」
討論:
臉很油也是一種身體打仗的症狀(有些感冒會有外候「面垢」),加上今晨起後咽痛明顯,大概免疫系統又有動作了;大便已經順暢偏軟,先不用潤腸藥了,腹部稍有脹氣;
金銀花8克、連翹8克、白花蛇舌草2克、蒲公英3克→21/29克,解諸脈風熱兼毒;
知母2克、牡丹皮2克→4/29克,稍對諸脈降火,牡丹皮亦對痤瘡外候活血涼血;
皂刺0.5克、貝母0.5克→1/29克,稍對痤瘡外候化痰軟堅、排膿散結;
澤瀉1克→1/29克,舌根苔厚又黃,稍用點澤瀉;
枳殼1克→1/29克,脾胃脈第三層有稍微的弦細脈,這次判斷是有氣滯病機,外候相對應腹脹表現,這次選擇稍用枳殼;上次就診右尺的稍有弦細脈選擇不下藥(因藥隊裡已有解風寒藥),可以比對一下思路;
炙甘草1克→1/29克,緩和諸藥;
患者體重48公斤,此次藥量29克。
2023/03/16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316感冒,一直咳已一週,咽中有痰量多,痰色偶黃質濃稠;疲勞感明顯;尾椎處痠明顯;有低燒;中午吃完藥會腹脹氣;鼻涕多;」
討論:
上次判斷免疫系統又要有動作,感冒就發生了,復盤是可以這樣寫,但也許當下沒有想那麼多;
金銀花11克、連翹8克、白花蛇舌草1克→20/33克,處理諸脈風熱與毒病機;
知母2克、牡丹皮2克、生地黃2克→6/33克,對諸脈火旺降火;
皂刺0.5克、貝母2克→2.5/33克,對痤瘡外候排膿散結,化痰軟堅;
前胡3克→3/33克,外候有痰量多質濃稠,是熱痰;
枳殼1克→1/33克,還有腹脹氣,這藥就先留著;
炙甘草0.5克→0.5/33克,緩和諸藥。
患者48公斤,此次藥量33克,又提昇一個等級,畢竟在感冒中。尾椎處痠明顯,伴諸脈常皆毒脈,這可算是毒痺的表現之一。
2023/03/23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323疲勞感稍緩和;尾椎處痠還有,需拉筋;痤瘡還有,額頭有復發處;大便正常」
討論:
看來感冒緩和了,目前是尾椎處痠還有,痤瘡還有(有些痤瘡好很快,這個患者比較慢,不一定);大便正常就不用潤腸藥;
金銀花11克、連翹8克、白花蛇舌草1克→20/33克,解諸脈風熱兼毒,復盤看來,雖說有時候風熱的脈象是在第三層,但要這樣判斷應該伴隨相關外候較優,這邊連翹8克應該改成大青葉8克較理想;
知母3克、牡丹皮2克、生地黃2克→7/33克,對諸脈火旺降火,牡丹皮亦對痤瘡外候涼血活血;
皂刺1克、貝母2克→3/33克,對痤瘡外候排膿散結,化痰軟堅;
澤瀉2克→2/33克,稍處理舌根苔黃厚;
炙甘草1克→1/33克,緩和諸藥;
患者體重48公斤,此次藥量33克,復盤來看應該藥量要降為29克,可能當時還有其它理由吧。
2023/03/30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330行走會身熱,休息後緩和;痤瘡多處,有較不紅;大便正常;」
討論:
痤瘡有比較好一點,行走會身熱,脈象又火旺明顯;脈圖箭頭向右代表脈數或脈疾(波長短),這個兩個脈象一起看就好,反正都是反應火旺病機加強的程度,或是急症時身體正在代償(加快心跳想把血液打到全身);舌根黃苔有緩和,還有風熱夾毒病機。
金銀花10克、連翹11克、白花蛇舌草1克→22/33克,解諸脈風熱兼毒;
知母3克、牡丹皮2克、生地黃2克→7/33克,降火氣(這次火旺明顯),患者之前有大便乾腸燥狀況,要增加降火力道先選用生地黃可稍兼潤燥(開藥要儘量顧細節,但把脈只把出明顯特徵,且不明顯脈象要記得可忽略);
皂刺1克、貝母2克→3/33克,對痤瘡外候排膿散結,化痰軟堅;
炙甘草1克→1/33克,緩和諸藥。
患者體重48公斤,此次用藥33克,因為脈象火旺很明顯,外候又有身熱表現。
2023/04/06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406痤瘡多處還有,額頭較緩和;近日較會口渴;近日大便一日一行;」
討論:
痤瘡持續有緩和,會口渴;
金銀花10克、連翹10克、白花蛇舌草3克→23/33克,解諸脈風熱兼毒;
知母3克、牡丹皮2克→5/33克,降火,牡丹皮亦對痤瘡外候涼血活血;
皂刺1克、貝母1克→2/33克,對痤瘡外候排膿散結、化痰軟堅;
澤瀉2克→2/33克,上次把澤瀉拿掉,這次舌根苔厚又跑出來,所以加回去(不過舌診的應用大約就這種輔助角色,舌診無法主導用藥);
炙甘草1克→1/33克,緩和諸藥;
患者體重48公斤,此次用藥33克,復盤看來,找不到理由支持藥量持續在這個等級,大概是現場觀察的決定。
2023/04/13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413諸症尚可,痤瘡有較緩和;口渴緩和;大便正常,有成型;近日夜半會醒來幾分鐘再入眠;近日皮膚較乾燥;」
討論:
最近睡眠有受影響,皮膚較乾燥,大致是火旺病機在作用(眠差,膚燥),火旺持續是風熱病機兼毒引起;
金銀花10克、連翹10克、白花蛇舌草1克、川牛膝0.5克→21.5/33克,解諸脈風熱兼毒,尺脈風熱用連翹+川牛膝(一點點);
知母3克、牡丹皮2克、生地黃2克→7/33克,諸脈火旺降火,生地黃有滋潤作用可應對此次外候主訴皮膚較乾燥,所以上次亦選生地黃有意義;
皂刺1克、貝母1克→2/33克,對痤瘡外候排膿散結,化痰軟堅;
澤瀉2克→2/33克,稍處理舌根苔黃厚;
炙甘草0.5克→0.5/33克,緩和諸藥;
肝脈第三層有些微弦細,大概是把這個當陰虛脈象已有生地黃處理(可能有問診是否有壓力大或心情不好,若無先當作陰虛病機表現);患者體重48公斤,此次用藥仍是33克。
2023/04/20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420痤瘡仍有,狀況稍緩和;昨晚吃完藥休息後疲累感較明顯;大便正常;坐時腰椎尾椎處偶會麻麻的不適感;」
討論:
此次主訴重點:尾椎骨不適再度提出;
金銀花10克、連翹7克、白花蛇舌草2克→19/29克,處理諸脈風熱兼毒病機;
知母2克、牡丹皮1克、生地黃2克→5/29克,對諸脈降火處理火旺病機;
皂刺1克、貝母1克→2/29克,對痤瘡外候排膿散結,化痰軟堅;
澤瀉2克→2/29克,處理舌根苔厚黃;
狗脊0.5克→0.5/29克,尾椎骨處不適又提起,諸脈皆毒,毒痺仍在,思索是:解毒藥一直都有下,但毒痺持續存在,那就加個引經藥引藥力到病灶觀察看看;
炙甘草0.5克→0.5/29克,緩和諸藥;
患者48公斤,此次用藥量29公克;
2023/04/27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427近日痤瘡冒出甚多;腰椎尾椎處起身坐下時會有不適感稍壓迫感;晨起一直流鼻涕今日較嚴重;很累躺著就睡著;」
討論:
此次外候較無特定重點;
金銀花11克、連翹8克、白花蛇舌草1克→20/29克,解諸脈風熱兼毒;
知母2克、牡丹皮1克、生地黃2克→5/29克,降諸脈火旺;
皂刺1克、貝母1克→2/29克,對痤瘡外候排膿散結,化痰軟堅;
澤瀉1克→1/29克,處理舌根苔黃厚;
狗脊0.5克→0.5/29克,引藥力至腰椎尾椎處處理毒痺病灶;
炙甘草0.5克→0.5/29克,緩和諸藥;
患者48公斤,此次藥量29公斤;
2023/05/04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504今日跑步後洗臉面部有痤瘡破掉,面部還有痤瘡;諸症緩和;晨起眼睛癢;大便乾;口渴;會怕冷;今擤出鼻涕有較神清氣爽;」
討論:
面部痤瘡有破掉,這是改善的現象;會怕冷有可能是外感的表現;
金銀花8克、連翹4克、白花蛇舌草1克、杭菊5克→18/29克,解諸脈風熱與毒症,眼睛不舒服+肝脈有風熱脈象,要用菊花;
知母2克、牡丹皮1克、生地黃2克、石膏2克→7/29克,解諸脈火旺;
皂刺1克、貝母1克→2/29克,對痤瘡外候排膿散結,化痰軟堅;
澤瀉1克→1/29克,處理舌根苔黃厚;
狗脊0.5克→0.5/29克引藥力至尾椎骨處,雖然這次主訴患者沒有提,但還是鞏固一下;
炙甘草0.5克→0.5/29克,緩和諸藥;
大便乾沒特別處理,大概當下是決定再觀察一下;患者體重48公斤,此次用藥29克。
2023/05/11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511面頰還有痤瘡;今日疲累明顯回家直接昏睡,今日段考;大便正常;口渴還會有稍緩;畏寒;」
討論:
畏寒可以是外感風熱的表現;
金銀花9克、連翹4克、白花蛇舌草1克、杭菊4克→18/29克,解諸脈風熱兼毒,應該要加點川牛膝0.5克引藥力到左尺風熱;
知母2克、牡丹皮1克、生地黃1克、石膏2克→6/29克,對諸脈火旺清熱;
皂刺1克、貝母1克→2/29克,對痤瘡外候排膿散結,化痰軟堅;
澤瀉2克→2/29克,處理舌根苔黃厚;
狗脊0.5克→0.5/29克,引藥力到尾椎處;
炙甘草0.5克→0.5/29克,緩和諸藥;
患者48公斤,此次用藥29克,雖然脈象火旺明顯,又較疲累,但有可能是因為準備考試而體力腦力消耗較大而引致,應該是多休息狀況就會改善,故不增加藥量;休息、生活作息、運動、飲食、用藥,都對健康有影響,其實無法互相取代,ex:不可能每天都工作量大而疲累感持續累積,產生一堆病機與外候,然後藥吃一吃,就不累了,病機與外候就消失了,其實沒有這回事。太累就是要休息,沒在運動就是要去運動,飲食品質不佳就是要好好顧食物的品質,這些沒辦法純靠藥物就可恢復成沒事狀態。
2023/05/18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518面頰痤瘡還有;天熱會口渴;大便近日較少;今晨起鼻涕多;」
討論:
考完試多休息後,火旺脈象就緩和多了,外候看起來也還好,對照上次藥量沒增加的思路,可以比對一下;
金銀花9克、大青葉4克、白花蛇舌草1克、蒲公英4克→18/29克,解諸脈風熱外感兼毒,復盤看來這邊的蒲公英可能是針對痤瘡外候加強的;
知母2克、牡丹皮2克、石膏2克→6/29克,降諸脈火旺;
皂刺1克、貝母1克→2/29克,對痤瘡外候排膿散結,化痰軟堅;
澤瀉2克→2/29克,處理舌根苔黃厚;
狗脊0.5克→0.5/29克,引藥力至尾椎處(可能還是有問,只是主訴沒有打出來);
炙甘草0.5克→0.5/29克,緩和諸藥;
患者體重48公斤,此次用藥29克。
2023/05/30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530上週發燒伴後下腰背疼痛,目前痊癒,體重減輕3公斤;面部痤瘡還有;疲累感明顯;」
討論:
有時候毒症在身體很久的,解毒藥一直給,患者真的會時不時就感冒一下,算是免疫系統在打仗的狀況,這個想法就參考一下;
金銀花8克、連翹8克、白花蛇舌草1克→17/29克,解外感風熱兼毒,與毒脈;
知母2克、牡丹皮3克、石膏2克→7/29克,對諸脈火旺降火;
皂刺1克、貝母1克→2/29克,對痤瘡外候排膿散結,化痰軟堅;
澤瀉2克→2/29克,處理舌根苔黃厚;
狗脊0.5克→0.5/29克,引藥力至尾椎骨處;
炙甘草0.5克→0.5/29克,緩和諸藥;
患者48公斤,此次用藥29克。
2023/06/06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606昨日吹風頭會痛;面部痤瘡還有;咽中稍有痰;」
討論:
外候似乎有點外感,一個小重點;
金銀花10克、連翹7克、白花蛇舌草1克→18/29克,解諸脈外感風熱兼毒;
知母2克、牡丹皮3克、石膏2克→7/29克,對諸脈火旺降火;
皂刺1克、貝母1克→2/29克,對痤瘡外候排膿散結,化痰軟堅;
澤瀉1克→1/29克,處理舌根苔黃厚,這次有緩和,減量一下;
炙甘草1克→1/29克,緩和諸藥;
患者48公斤,此次用藥29克。
2023/06/13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613近日痰量變多,會一直想吐痰;面部痤瘡持續,有發白處;」
討論:
從主訴來看,痤瘡有更好一點;
金銀花9克、連翹9克、白花蛇舌草1克→19/29克,解諸脈外感風熱兼毒;
知母2克、牡丹皮2克、石膏2克→6/29克,對諸脈火旺降火;
皂刺1克、貝母1克→2/29克,對痤瘡外候排膿散結,化痰軟堅;外候痰較多通常應加化痰藥,但原本就有用貝母了,而且重點應該外感風熱持續存在,所以先不增加貝母用量,反倒先稍加風熱藥量,再觀察一下;
澤瀉1克→1/29克,處理舌根苔黃厚,上次減量後,這次又較明顯,不過還是觀察一下,小病機佔的藥量比例其實越少越好,這樣處理主病機的藥力更多更好發揮,這個想法參考一下;
炙甘草1克→1/29克,緩和諸藥;
患者體重48公斤,此次用藥29克。
2023/06/21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621痤瘡持續;近日跑步時較喘,還有痰,色白稍黏稠;」
討論:
金銀花9克、連翹8克、白花蛇舌草1克→18/29克,解風熱兼毒,毒脈;
知母2克、牡丹皮2克、石膏1克、淡竹葉2克→7/29克,對諸脈火旺降火,心火較旺有洪脈跑出,就稍增加淡竹葉;
皂刺1克、貝母1克→2/29克,對痤瘡外候排膿散結,化痰軟堅;
炙甘草1克→2/29克,緩和諸藥;
澤瀉1克→1/29克,處理舌根苔黃厚,結果這次舌根苔黃厚的狀況較上次稍緩和,那就可以先固定成1克就好,
所以好好紀錄連續觀察其實很重要!脈圖跟舌象還是每次都詳細紀錄會比較好,就不要省步驟不畫脈圖不紀錄舌象,想說看上次的開藥內容知道個大概就好,好好紀錄前後比對是可以讓很多小細節處理得越來越好的。
毒痺也可以是一堆毒病機外候中的其中之一,這個病例看來,要下引經藥效果才會跑出來。
痤瘡的處理有時候很快,這個是比較慢的病例,中間也有風寒病機出現過,處理痤瘡有時候要下溫藥(這邊是辛溫解表藥),這個想法要放在腦袋中。
毒病機明顯時(外候+毒脈明顯),沒有一定要用攻下法,這個病例可以看出來,一開始大便不暢時才有潤下,之後就沒有,有潤下的那幾次,真的有好得比較明顯嗎?看來是沒有。
沒有毒病機毒脈明顯就要攻下這回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