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患者照護兼攝護腺肥大處理
中風患者照護兼攝護腺肥大處理
男;80歲;62公斤;xxx95
2023/03/21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321第二次小中風住院一星期,近三週頻繁發作,講話無力,肢體癱軟,MRI:左大腦中動脈(MCA)阻塞,講話較不流利已多年,發作時喝東西會流出來,沒辦法吞嚥,右上肢活動不能,影響自行進食,大腦稍萎縮有服阿茲海默症藥物;三年前中風發作→bilateral medial occipital regions and right cerebellum,後遺稍會失憶→針灸後改善;左下肢動脈血管阻塞測不到血壓;大便正常有成型,約一日一行;夜尿約二小時一次,攝護腺肥大;早上六點起床,晚上九點多睡覺;」討論:
中風後的患者處理,主要是大劑量活血破血化淤化痰、加一些蟲藥、引經藥、攻下、脈象藥,可稍加止血藥(血塊鬆動時也許會稍流血,有這種說法,大家參考看看);
三棱2克、莪朮2克、地鱉蟲2克、水蛭2克、丹參2克、牡丹皮3克、鬱金2克、赤芍3克→活血破血化淤(有加蟲藥)18克,藥隊總和偏涼性;
昆布2克、貝母2克、牡蠣2克→6克化痰藥(有加蟲藥);
石膏3克、知母3克、澤瀉3克、白花蛇舌草2克→脈象用藥,降火,解尺脈濕熱&毒;
川芎1克、石菖蒲1克→引經藥,川芎引藥到頭部,石菖蒲引藥到腦;
大黃1.5克、芒硝1.5克→攻下,劑量可大一些(要問患者排便狀況),大黃也有活血作用;
炙甘草1克,緩和諸藥;
62公斤中風患者,用藥41克,其實還好而已;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328前天小中風復發:晚餐後嘴巴活動不利持續五十分鐘向左歪斜、眼睛發直持續幾秒鐘,目前喝水會嗆到,低頭口水會流下來,之前是大口喝水會嗆到,今晨起活動步伐較慢,今天拿水壺會掉地上,榮總沒檢查純開藥;大便不成型一日二行;近日有小復發皆飯後,無病識感;自訴:目前行走路較慢;行走後腹脹氣會緩和;」
討論:
上次主訴是頻繁發作,這次是前天復發,聽起來有比較緩和,但是中風後遺症狀仍明顯,決定加大劑量至51克;
三棱3克、莪朮3克、地鱉蟲2克、水蛭3克、丹蔘2克、牡丹皮3克、鬱金3克、赤芍3克→活血破血化淤加蟲藥共22克,藥隊總和偏涼性;
昆布3克、貝母3克、牡蠣3克→化痰藥9克(有用蟲藥);
川七3克、側柏葉3克→用點止血藥6克,也許鬆動血塊會稍造成出血;
石膏4克、知母3克、澤瀉2克、白花蛇舌草1克→脈象用藥10克,澤瀉這邊也可當作降尺脈火,白花蛇舌草的使用復盤時看不太懂;
川芎1克、石菖蒲1克→引經藥2克,引藥到頭部、腦部;
大黃0.5克、芒硝0.5克→攻下藥1克,排便狀況已是一日二行不成型,所以攻下藥物劑量減少;
炙甘草1克→緩和諸藥;
2023/04/07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407血壓較高=13x、14x;近日中風症狀消失,面色有較紅潤;眼睛偶會乾乾的,視線偶較模糊;體力可以;大便不成型,一日偶二至三行,色較深紅,偶有成型;目前行走較不痠軟;夜尿三至四行已多年;」
討論:
中風症狀消失了,藥量減低至37克;脈圖裡脈象也不浮到第一層來表示嚴重狀況了,狀況緩和,這時第二層的浮滑脈是表示中風脈象;
三棱2克、莪朮2克、地鱉蟲2克、水蛭2克、丹蔘2克、牡丹皮2克、鬱金2克、赤芍2克→破血活血化淤16克,有加蟲藥,藥隊總和偏涼性;
昆布1克、貝母1克、牡蠣1克→化痰3克,有加蟲藥;
石膏3克、知母2克、澤瀉2克、白花蛇舌草1克→脈象用藥8克,主要是降火,白花蛇舌草復盤還是不太懂當時的想法;
川芎1克、石菖蒲1克→引經藥2克,引到頭部、腦部;
大黃0.5克、芒硝0.5克→攻下藥1克;
川七1克、側柏葉1克→加點止血藥2克
玄蔘1克、白朮2克→大便不成型,一日偶二至三行,這時一派攻藥中要加點補藥,稍顧護胃氣;
川牛膝1克→引藥力到下焦1克,處理一下攝護腺肥大;
炙甘草1克→緩和諸藥1克;
2023/04/11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411近日血壓有升高昨夜0410=219/116;0411=174/102&159/88&17x/9x;今晨起爬山稍有頓到,今喝水有稍嗆到;夜尿二小時一次;近日脹氣較緩和,大便較有成型;」
討論:
上次開七天,結果患者吃了四天後就回診,因為血壓升高,想要早點回診來討論;
鬱金2克、莪朮2克、地鱉蟲2克、水蛭2克、丹參2克、牡丹皮2克、三棱2克、赤芍2克
→破血活血化淤16克,有用蟲藥;
牡蠣1克、貝母1克、昆布1克→化痰藥3克,有用蟲藥;
側柏葉1克、川七1克→稍加止血藥2克;
白花蛇舌草1克、澤瀉2克、知母2克、石膏3克→脈象藥8克,還是不懂當時關於白花蛇舌草的使用想法;
石菖蒲1克、川芎1克→引經藥2克,引藥到頭部、腦部;
芒硝0.5克、大黃0.5克→攻下藥1克;
川牛膝1克→亦引藥力至下焦1克,處理攝護腺肥大;
白朮2克、玄蔘1克→一派攻藥中續稍加補藥,不過大便狀況已經有較成型,也許是上次有用些補藥而發揮一點作用;
炙甘草1克→緩和諸藥1克;
肝脈也許稍有風寒,兩關第二層的浮滑脈是中風脈象(綜合病史來判斷);
雖然患者血壓升高,但脈象與其它症狀沒有大變化,就繼續原來的方向處理,治療是一個過程,中間有檢測數值變化都可以討論,但用藥方向要不要大幅改變,需要整體綜合判斷;
2023/04/18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418諸症較緩和;大便較多次一日二至三行,色較不黑,會排氣,今日大便有成型,服藥時大便較不成型;血壓=190(0418晨),早晚血壓較高,活動後血壓較低;夜尿二至三小時一次持續色較黃;晨起稍有吐氣;」
討論:
血壓的變化好像有較之前緩和一點,
三棱2克、莪朮2克、地鱉蟲2克、水蛭2克、丹蔘2克、牡丹皮2克、鬱金2克、赤芍2克→破血活血化淤16克,有用蟲藥;
昆布1克、貝母1克、牡蠣1克→化痰藥3克,有用動物藥;
石膏3克、知母2克、澤瀉3克、白花蛇舌草1克→脈象用藥10克;
川七1克、側柏葉1克→稍加止血藥2克;
川芎1克、石菖蒲0.5克→引經藥1.5克,引藥力至頭部、腦部;
大黃0.5克、芒硝0.5克→攻下藥1克;
玄蔘1克、白朮2克→稍加補藥顧一下胃氣;
川牛膝1克→引藥力至下焦1克,處理攝護腺肥大;
炙甘草0.5克→緩和諸藥0.5克
這次藥量37克;
2023/04/26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426血壓偏高近日=16x-19x/97-11x;餘症尚可;行走較正常;夜尿四行→三行;大便近日較成型一日二至三行;講話較有喉音;」
討論:
三棱2克、莪朮2克、地鱉蟲2克、水蛭2克、丹參2克、牡丹皮2克、鬱金2克、赤芍2克→破血活血化淤16克,藥隊整體涼性;
昆布1克、貝母0.5克、牡蠣1克→化痰藥2.5克;
石膏2克、知母2克、澤瀉2克、白花蛇舌草1克→脈象藥7克,復盤時對白花蛇舌草的使用不確定當時的想法;
川芎0.5克、石菖蒲0.5克→引經藥1克,引藥力至頭部、腦部;
大黃0.5克、芒硝0.5克→攻下藥1克;
川七1克、側柏葉0.5克→稍加止血藥1克
玄參1克、白朮1克→前幾次都有用,看起來好像應該是要繼續;
川牛膝0.5克→引藥力至下焦0.5克,處理攝護肥大;
連翹5克→這次肝脈浮滑明顯,浮到超過第一層,外候又有「講話較有喉音」,應該是有一些外感,加點連翹處理一下;這次這個浮滑是風熱,證據是前後病史比對以及有相應外候;
這次藥量37克;
炙甘草0.5克→緩和諸藥0.5克;
2023/05/04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504諸症持平;血壓早晚=17x;大便一日二行有成型;夜尿目前二行;西藥已停副作用消失;」
討論:
患者把西藥停服了,他覺得他吃中藥就可以;夜尿有較少次,攝護腺肥大狀況看來有改善,處理攝護腺肥大的方向也是活血化淤化痰,所以可以跟中風患者照護一起處理,就加點引藥引藥力到下焦就好;這次狀況看起來有較進步,藥量再減少到29克;
三棱1克、莪朮1克、地鱉蟲1克、水蛭1克、丹參2克、牡丹皮2克、鬱金1克、赤芍2克→破血活血化淤11克;
昆布2克、貝母2克、牡蠣1克→化痰5克;
石膏2克、知母2克、澤瀉2克、白花蛇舌草1克→脈象藥7克;
川七0.5克、側柏葉0.5克→持續稍加止血藥1克;
川芎0.5克、石菖蒲0.5克→引經藥1克,引藥至頭部、腦部;
大黃0.5克、芒硝0.5克→攻下藥1克;
川牛膝0.5克→引藥力至下焦0.5克(科中引經藥0.5克就會有效果),處理攝護腺問題
玄參1克、白朮1克→稍加補藥顧護胃氣;
炙甘草0.5克→緩和諸藥0.5克;
2023/07/04
主訴照搬,方便閱讀:「0704諸狀況正常;血壓=15x-18x,晨起血壓較高;大便正常有成型;夜尿目前一行;目前可爬山、慢跑;」
討論:
之後患者過了二個月才又復診,外候狀況看起來改善不少,只是血壓仍較高(身體還有狀況,血壓仍會較高);脈象火氣較大,只是仍有浮在第二層的滑脈,也許中風病灶還稍有(伴隨血壓亦較高),也或許是外感風熱(沒有相應外候,所以先不考慮);夜尿目前一行,前後比對,確定攝護腺肥大有改善;
三棱1克、莪朮1克、地鱉蟲1克、水蛭1克、丹參2克、牡丹皮2克、鬱金1克、赤芍2克→破血活化化淤11克;
昆布2克、貝母2克、牡蠣1克→化痰5克,有用動物藥;
石膏2克、知母2克、澤瀉2克、白花蛇舌草1克→脈象降火藥7克(這次真的火氣有較旺)
川芎0.5克、石菖蒲0.5克→引藥1克,引至頭部、腦部;
大黃0.5克、芒硝0.5克→攻下藥1克;
玄參2克、茯苓1克→稍加補益3克,顧護胃氣,這次大便正常有成型;
川牛膝0.5克→引樂力至下焦0.5克,處理攝護腺肥大;
炙甘草0.5克→緩和諸藥0.5克;
此次用藥29克,算是普通正常範圍內;
總結:
其實有些套招醫師也拿得出中風患者有改善病例,因為中風患者的主要治療方向就是大劑活血破血化痰為主軸,稍加攻下稍加引經藥,剛接手處理時會不會把脈這時不太重要,所以他們拿得出中風患者的有改善病例(他們知道中風患者要套這個招);但是他們因為不會把脈,不會觀察脈象的變化,所以攻個幾次後,心理會怕怕的,就會開始套用各種書上的說法,例如開始轉補陰用藥為主,因為有書上這麼說。
回頭來看這個病例,自始自終患者都是大劑攻藥為主,並沒有改變方向(脈象並沒有轉成虛性的脈象),只有根據狀況調整藥量(最高一日51克,也有回到平常藥量範圍29克。),患者復原不錯,連攝護腺肥大都順便改善。
所以不是一派攻藥中就一定要有多少補藥中和,也不是攻了幾次後就一定要轉補,都不一定,要看證據。
有人會說很多中風患者本來就會自己改善,針對這個說法,個人是想說有這個想法的人就自己吃吃看這個病例的藥物內容吧!40-50克的大劑活血化淤化痰藥吃個幾天看看,觀察這些藥物內容對自己的身體有沒有發揮什麼作用,如果身體狀況有變化,那這個病例的藥物內容就是有作用,不是嗎?開玩笑的,只是回應而已,勸有這個想法的人不要試。
後續補充
後來想一想,關於在這個病例中白花蛇舌草的用法;個人有一個藥隊,是治療攝護腺肥大的藥隊,或說針對下焦的異常增生(不包括下肢),內容是:三棱、莪朮、地鱉蟲、香附、貝母、白芥子、牡蠣、昆布、玄參、白花蛇舌草→藥隊內的藥物都有消癰消腫的記載(大部頭知音中藥學),這個病例的少量用藥:白花蛇舌草、玄參,應該是配合這個藥隊的思路下去開的,結果後來效果也跑出來了,跟大家分享一下。
然後這個病例可以看出,藥量的增減也是要看患者病機現象的變化來做決定,提出這個病例,大家對藥量就更有感覺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