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脈時手指頭的使用方式
把脈時手指頭的使用方式
有的說法是要用指間來確定脈象,可是有在研究脈象的醫生或有興趣研究脈象的民眾,觀察脈象一段時間後,通常就會自動調整為手指尖與指腹的中間地帶,因為手指尖真的太硬了,會蓋掉太多狀況(大家都自動調整);雖說我們要的資訊是脈象的明顯特徵,不過用手指尖來確認脈形真的不適當,用手指間與指腹的中間地帶才適合。
但是診小小孩的脈象時,又可以用指間,因為小小孩的寸關尺位置實在太過靠近,這時用指尖診脈會比較適合;小小孩年紀小,會累積的病機比較少,通常不會有複雜的病機現象在小小孩身上(例如:小小孩不會工作壓力大生出肝氣滯病機,而表現在肝脈第四層出現弦細脈),常需確認的病機:風寒、風熱、風毒、各部脈的火旺、各部脈的虛;只是診小小孩的脈象時因為用的是指尖,就注意一下會不會遺漏掉什麼病機。
有些狀況要用指腹來確認脈象,就是反關脈或斜飛脈;這些狀況橈動脈不在原本的位置上,寸關尺的環境不一樣,這時我們用指腹來確認脈象,還是可以判斷出浮滑、浮弦細(較少見)的脈型。
反關脈與斜飛脈還有其它狀況可以研究,有什麼想法歡迎交流。
原則上不太需要討論脈象的解剖對應,科學的本質不是用微觀的現象來當作解釋,科學的本質是可以重複的規則那就是科學(個人是這樣面對的),技術的重點在幫助患者,可以用就好。不過若有人有興趣研究討論脈象的解剖對應,也歡迎來交流,也許真的可以做出什麼研究也不一定(心態開放)。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