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散脈需稍加收斂

散脈需稍加收斂






女,45歲,57公斤,xx081

2022/07/09

胃食道逆流,腹脹,口渴

主訴:
0709眠時胸口不適有異物感疑似胃食道逆流,夜半會吞口水而醒來,吃東西偶會疼痛偶腹脹氣,口渴明顯,偶會覺得口水味到重,大便二日一行,便秘腹瀉皆會發生,納可;近半年經期不正常40~50天;易流汗;多夢;體力差,沒精神;臀部筋膜炎已三年坐著會疼痛;眼睛會癢,皮膚會癢,小腿易水腫;

討論:
左尺是一個不好的畫法,建議大家不要這樣畫,就是沒脈形,就是按下去軟軟的,軟軟的又稍無力就用緩脈稍無力≈↓這樣就好,畫脈圖的用意就是要侷限好等一下開藥想要考慮的病機可能性;

荊芥5克、防風5克→10/30克,解右寸、左關浮弦細風寒病機;

連翹8克→8/30克,解左寸浮滑風熱病機;

石膏4克、蒲公英3克→7/30克,處理右關毒火病機;

車前子3克→3/30克,那時會用車前子處理兩尺溼氣病機,其實這樣不ok(車前子性寒),應該用茯苓或萹蓄;

川牛膝1克→1/30克,臀部有狀況,用點川牛膝引藥力下行;

炙甘草1克→1/30克,緩和諸藥;








2022/07/16

主訴:

07/16夜半醒來次數減少,大便正常,腹脹氣;臀部疼痛持續,腰背會痠;眼睛會酸澀;經行還沒來;


討論:

外候整體有緩和;


連翹8克、紫蘇葉4克→12/29克,解左寸風熱外感病機、右關浮虛小風寒外感病機,這邊應該要再加些金銀花解右寸浮滑風熱外感病機;


敗醬草2克→2/29克,上次就診右關毒脈明顯,這次雖消失,但解毒藥稍續用鞏固一下;稍加敗醬草:稍鞏固脾胃脈毒字病機(雖然此次脾胃脈無毒脈,但腹仍不適會脹氣,而由蒲公英解脾胃毒改用敗醬草解脾胃毒,是因為此時肝脈已虛,希望其它脈象的攻藥儘量不要造成肝脈的負擔,連翹雖會攻到肝脈,但沒辦法替代掉。)。


魚腥草1克→1/29克,對右寸肺脈毒脈解毒;


菟絲子2克、山茱萸1克→3/29克,補左關肝脈虛散脈,對照上次就診,肝脈一攻即虛散脈需補稍加收斂,用點山茱萸(稍收斂);這個散脈稍有一點點帶澀(有用牡丹皮、雞血藤);


石膏3克、牡丹皮2克→5/29克,對諸脈降火;


雞血藤2克→2/29克,對左尺腎陰脈稍補血;


桑寄生2克→2/29克,兩尺有虛又腰痠,記得用桑寄生;


炙甘草2克→2/29克,緩和諸藥,不過復盤來看,這邊應該用1克就好了;








2023/07/23

主訴:

07/23近日會腹脹氣伴常排氣,大便正常;臀部坐時疼痛持續已三年,沒精神體力較差;



討論:

肝脈散脈,一補即起,脈象定義掌握好,補虛不見得慢。


連翹8克、紫蘇葉4克→12/24克,解左寸浮滑風熱病機、右關浮微風寒病機,可以看到上次右關浮虛小脈這次轉為浮弦細脈,都是風寒病機;

石膏3克→3/24克,稍解右關滑胃火旺病機;

白花蛇舌草1克、巴戟天2克→3/24克,解右尺腎陽脈虛脈兼毒;

雞血藤2克→2/24克,稍補左尺腎陰脈虛病機;

桑寄生2克→2/24克,兩尺有虛,外候有腰痠,用桑寄生;

車前子1克→1/24克,稍顧一下舌根稍厚苔,不過復盤看來,應該改用扁蓄或茯苓(車前子性寒,這邊不適合);

炙甘草1克→1/24克,緩和諸藥;







2023/07/30

主訴:

07/30本週有脹氣兩次,大便正常;眠差多夢淺眠翻來翻去;臀部疼痛稍緩和;



討論:

肝脈持續有在正常範圍內。

紫蘇葉是鞏固一下上次的風寒病機,脈象消失,藥不見得一定要跟著變,症狀還有就再鞏固一下。

臀部疼痛已持續三年,這次來有稍緩和。→筋骨病一樣要辨證論治。


巴戟天1克、雞血藤2克、桑寄生2克→5/25克,左尺腎陰脈虛用雞血藤稍補一下,巴戟天再續鞏固一下右尺虛,雖然此次就診已不虛;尺虛腰痠用桑寄生,雖然此次患者主訴無腰痠,仍是鞏固一下;


合歡皮2克、夜交藤2克→4/25克,眠差多夢用一下安神藥,有筋骨病不好睡,用一下夜交藤;


連翹3克→3/25克,稍解左寸浮滑風熱病機,亦解左寸毒脈毒病機,復盤來看,這個風熱病機應該藥量要加大一些;


知母2克→2/25克,稍降一下右關滑稍無力些微火旺病機;


車前子2克→2/25克,這應該還是解一下舌根稍厚苔,不過應該還是用茯苓或萹蓄較適當;


魚腥草6克→6/25克,解右寸毒脈毒病機;


紫蘇葉2克→2/25克,這也是續鞏固對治之前的風寒病機;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2023/08/04


主訴:
08/04目前諸症尚可;大便可;眠差有進步;臀部疼痛持續;經行第一日有不適感經痛伴稍血塊,經行近次30天,目前經行最後一日;



討論:
肝脈風寒跑出來,荊芥就再使用;
這次月經30天就來了,有進步;


荊芥5克、連翹3克→8/29克,左關浮弦細脈跑出來,用荊芥處理,左寸浮滑風熱病機用連翹處理;

梔子3克、知母4克→7/29克,清火,知母處理右寸右關火旺病機,梔子處理左寸火旺病機;

夜交藤2克、合歡皮2克→4/29克,續用安神藥鞏固之前眠差外候;

雞血藤3克、巴戟天1克、桑寄生3克→7/29克,尺虛腰痠的用藥組合;

車前子2克→2/29克,用意應該是要顧一下舌根稍厚苔,不過復盤來看,這邊應該是用茯苓、扁蓄更適合;

炙甘草1克→1/29克,緩和諸藥;









2023/08/13



主訴:
08/13近日有腹脹氣二次;眠差二天;餘症緩和;臀部坐時疼痛持續,約中午後開始發作,偶延至腰部不適,兩肩痠痛;


討論:
每一味藥都緊扣著病機變化來開藥,病機變化的判斷來自脈與證的綜合資料,這才是這個技術原本的樣貌哦!

荊芥12克→12/25克,解左關浮弦細風寒病機;

紫蘇葉1克→1/25克,稍解右關些微浮弦細風寒病機;

石膏3克→3/25克,降右寸右關火旺病機;

赤芍3克→3/25克,降左關火旺病機

桃仁1克→1/25克,應該是對右寸脈血淤病機活血,不過復盤來看,用鬱金、合歡皮(合歡皮治肺癰→可入肺)更優;

雞血藤2克→2/25克,稍補益左尺腎陰脈;

川牛膝1克→1/25克,臀部還會疼痛,用點引經藥;

車前子1克→1/25克,對治根稍厚苔,復盤來看,這邊應該要用茯苓或萹蓄更適合(車前子性寒,這邊不太適合);

炙甘草1克→1/25克,緩和諸藥。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火旺外候重用溫藥

中醫學的基本原理

脈象的符號